十三陵野史?
2024-05-29点击数: 编辑:
昌平古时有两座重要城池:永安城和巩华城。城池建造都因十三陵而生。
过了沙河15里是弘治十七年建的玄福宫,就是后来被俗称的回龙观,向北10里许就是巩华城,巩华城也叫巩华台,再向北10里便永安城了。
现今的昌平,明朝曾称昌平县、昌平州。正统年间,调长陵、献陵、景陵三个守护山陵的卫所,在东西中三个山口及东西二营地方驻扎,负责保卫山陵。“土木之难”后,景泰元年,在昌平县以东八里,筑起了城池,建东西南三个城门,南门额有“永安”二字。卫所首先迁入了永安城内,之后又让昌平县衙以及儒学仓库等陆续迁入。昌平县衙设在城内大街西。东门、西门和城中的大桥都是南门附近的遗迹。
后来随着陵墓的增加,卫所人员也不断增多,兵力曾达到4000人,设永安营,平时在操场演练,有警则到隘口把守。城显得小了,于是在城南又建了一个城,拆掉旧南城墙,两座城连在一起,成为新的永安城。城池大了,周长十里零二十四步。
战争紧迫,天顺三年,于城中心建起谯楼,就是鼓楼。鼓楼建好后,放上了铜壶滴漏。有了城中的制记点,既可登高指挥调动部队,又可按时辰击鼓为民报时。鼓楼二层檐下有四块匾额:南面,云天咫尺;北面,皇陵形胜;东面,海山一览;西面,华夷雄关。
正德元年,吏部尚书林瀚建议:昌平县是陵寝所在地。每年三次大祭,皇帝皇后百官都要参加祭祀活动,再加上还有诸多小祭,派遣驸马或官员谒陵
。这么多祭祀活动的开支,仅一个昌平,县小民贫,难以承担,因此申请升为州,管辖密云、顺义、怀柔三县,共同支撑陵区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申请减免这里的各种税费、徭役。皇帝准奏。可没几天,又降为县。八年后,县丞张怀再次上奏,陈述了理由,这才把昌平升格为州,与其他县有所不同,仍归顺天府管辖。
昌平州东门外曾有松园,方圆一里多地,里面种的都是松桧,无一杂树。目的是陵内一旦有树木残坏死掉,就从这里移植。二百多年一直禁止樵采,长成一片茂盛的树林。面积大,长势好,四季常青,成为可供观赏的燕平八景之一“松盖长青”。无名氏有诗:“郁郁松千树,青青阅岁时。人间不敢采,留作万年枝。”
永安县城历经岁月,到了清初已经残破。清康熙十四年(1675),重新修建了城墙。城上写了新的门额:南门,畿铺重镇;东门,奠安燕蓟;西门,节控雄关。这一格局成为现代人曾经看到的样子。古城内的鼓楼于1971年被拆除。新建的昌平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建了宽阔的柏油路,现在的四环路就建在古城墙外的护城河上。
明成祖朱棣在建陵之初便想到了祭陵之事,在必经之地的沙河建造了行宫。正统时,行宫被水冲坏,仅存遗址。嘉靖十六年三月,皇上驻跸沙河,看到了文皇帝朱棣建的行宫遗址。礼部尚书严嵩马上进言:沙河为谒陵的必经之路。
当年文皇帝刚建完陵就在这里建了行宫,现在应该立即恢复,刻不容缓。况且居庸关、白羊口等军事要地就在西北附近,如果在这里修建行宫,周围建起城池,设官兵把守,不仅皇帝往来驻跸方便,重要的是南护京城,北卫陵寝,东蔽密云要冲,西扼居庸之险,相互联络,俨然增加了京城北面的一个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