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后西晋又出了一个“武侯”王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2-05-12点击数: 编辑:
世人只知诸葛武侯,但这位“武侯”不仅曾治理巴蜀,还实现了统一!整个中国历史上,说到家喻户晓,恐怕很难有人能够超过诸葛亮: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安定益州......
这些故事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千年以来游人不绝的武侯祠,正是诸葛亮丰功伟绩的最好佐证。
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是诸葛亮一生的未完成的夙愿,但就在他去世40多年后,另一位“武侯”也是从益州出发,却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这个人就是西晋名将——王濬。
按照《晋书》、《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王濬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家世二千石”——按照汉朝的俸禄评级,能拿到两千石俸禄的至少也是个郡守,算的上是个高干子弟。
王濬出身好,长得也帅(“美资貌”),免不了就有点年少轻狂、放荡不羁。在家乡的长辈眼里,王濬虽然算不得败家子,但也看不出有什么大出息来。
就是这样一个小子,在修建房屋的时候,竟特地在门前留出了一条几十步宽的大路。邻居们问他为什么?王濬理直气壮的说:“路当然得宽,要不然将军所用的那些仪仗队怎么能走得开?”
听了王濬的话,众人一致认为,这孩子大概是失心疯了。面对大伙的嘲笑,王濬却轻飘飘地扔下一句:
“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转身走了。
被王濬嘲讽了一番的乡邻们自然很生气,但估计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王濬这番话,绝不是开玩笑的。
成年后,王濬被征辟为河东(今山西沁水、霍山一带)从事,后来又随一代名将羊祜南征,深得羊祜的赏识,先后任巴郡太守、广汉太守、益州刺史等职。
在益州主政期间,王濬平定张弘叛乱、宽徭薄赋、安抚蛮族,使得报警战乱的益州地区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生机,也得到了益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由于王濬治理益州有功,晋武帝司马炎要将王濬调至京城,任大司农一职,成为堂堂的“大九卿”之一。但就在这时,曾经非常赏识王濬的羊祜却秘密上奏:绝不可让王濬离开益州!
关键时候撤梯子、拽后腿,羊祜干的这件事看上去忒不厚道。但奇怪的是,不仅晋武帝采纳了羊祜的奏章,王濬居然也坦然受之,乐呵呵地回到了益州刺史任上。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羊祜当时陈兵长江以北,正在谋划出征吴国的大计。就在这时,一首吴国的童谣传到了羊祜的耳中:
“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巧的是,王濬的小名就叫“阿童”。
这个场面很是眼熟:在历史上,凡是大事发生前,常常会冒出这种类似预言一般的童谣,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由不得你不信。
但“怪力乱神”的背后总有原因。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王濬长期执掌的益州与吴地接壤,想要散布谣言之类的信息相当方便,再结合他从少年以来的从军立功的志向,这首童谣的出处,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首童谣到底是不是王濬暗箱操作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但结果是很明显的——王濬重新回到了益州,并担负起了建造舰船、操练水军的重任。
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二月,王濬率领水军七万余人,乘巨舰顺流而下,直扑吴地。当时,吴国守将在江面上横旦铁链,并在江底遍布铁锥,想要阻挡西晋水军。
但王濬用大木筏开路,带走铁锥,又在船头树立灌满麻油的粗大火炬,熔断铁链,使得整个长江畅行无阻。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名作《西塞山怀古》中曾经这样形容王濬征吴的威势:“王濬楼船出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出征仅仅两个多月的王濬便逼近了建业。吴国末帝孙皓眼见大势已去,只得亲自抬着棺材,出城投降。从这时起,绵延九十余年的三国分立的时代正式结束,一个大一统的政权重新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太康六年(285年),年届八十的王濬去世,谥号“武侯”。虽然他的身后之名远没有诸葛武侯显赫,但他立下的功勋却永远留在历史之中,值得铭记!
分享有趣有料的历史趣闻和观点,我是醉爱谈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