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玩乐 > 正文

晋祠怎么游玩? 晋祠交通攻略?

2023-09-30点击数: 编辑:

一、晋祠怎么游玩?

回答如下: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以下是晋祠的游玩建议:

1. 参观主要建筑:晋祠主要有大成殿、晋文公祠和晋昭公祠等建筑,游客可以依次参观这些建筑,了解晋祠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欣赏古代文物:晋祠内有许多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如石刻、书法、绘画等,可以仔细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3. 参与文化活动:晋祠经常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奏、书法展览、戏曲表演等,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游览周边景点:晋祠周边还有其他一些著名景点,如龙潭、九龙壁等,游客可以安排时间游览这些景点,增加旅行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5. 品尝当地美食:太原市有许多著名的特色美食,如刀削面、烧饼、豆腐脑等,游客可以在晋祠附近的餐馆尝试当地美食,体验太原的美食文化。

在游玩晋祠时,建议提前了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座古老建筑的价值。同时,注意保护文物和环境,文明游览。

二、晋祠交通攻略?

太原市内有多种方式前往晋祠,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

1. 公交车:可以乘坐太原市内的公交车前往晋祠。可选择乘坐公交线路3路、19路、44路、49路、201路等,从太原市区到晋祠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其中,3路、19路、44路、49路的终点站均为晋祠,直接到达;201路需在晋阳湖东站下车,再步行约10分钟到达晋祠。

2. 地铁:可以乘坐太原地铁2号线,在晋阳湖站下车,从D出口出站后步行约15分钟即可到达晋祠。

3. 出租车:从太原市区到晋祠,约需30分钟左右,出租车费用大约在3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晋祠是太原的一个著名景点,旅游旺季时人流较大,建议提前规划好行程,避开高峰期。同时,为了防止误车或迷路,建议提前查好公交线路和地铁站点,或使用导航软件进行导航。

三、晋祠建议游玩时间?

建议游玩 2-4小时,4-10月最佳

晋祠位于晋源区晋祠镇,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三绝”(周柏、难老泉、泥塑彩绘人像)是每一个来到晋祠的人都不可错过的景观。

献殿:祭祀圣母、供献礼品

四、晋祠公园游玩时间?

1、在景区内玩也就是2-3小时,不过建议去时请一个导游,特别是这种人文文化的景点,不然等出来也就啥也不知道了。

2、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

五、太原晋祠过年可以游玩吗?

可以。晋祠是太原最著名的景点,过年期间对外开放,一来外地来太原的亲朋好友游览晋祠是必选项目,另外春节期间我们当地人去晋祠上香敬祖在当地也是民俗风情。

六、晋祠天龙山开车攻略?

可以坐公交或者自驾旅游。如果公交乘308、804、848、856路至晋祠公园站下,到了这里只能几个人拼车(私人车)前往,如果直接步行的话需要约3小时左右(不建议)。

自驾路线: 滨河西路(作为起点)

1) 沿滨河西路行驶2.6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2) 沿匝道行驶610米,直行进入青银高速公路 青银高速公路 1) 沿青银高速公路行驶5.1公里,朝临汾/吕梁/平遥/晋祠方向,稍向右转 2) 继续沿青银高速公路行驶880米,右前方转弯 青银高速公路到终点天龙山 1) 继续沿青银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从晋祠/晋源出口离开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960米,右前方转弯。

七、王家大院和晋祠哪个值得游玩?

推荐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时间300余年修建而成。虽没有乔家大院出名,但王家大院的规模和气势在晋商宅院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去过王家大院的人都会感叹,这哪里是个“大院”,简直是一座城!也正是因为它磅礴的气势,以及建筑和文化上的成就,素来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

王家大院由五条巷子、五座城堡、五座祠堂构成。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当前主要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和王氏宗祠等加起来,还不足整个大院的四分之一。不要小看这句“王家归来不看院”,现在开放的这四分之一,随便走走就需要两个小时。

来到王家大院,一是看建筑居所的格局,二是看木、石、砖“三雕”艺术。建筑主要看的是高家崖、红门堡两部分。大门一进去便是高家崖,高家崖完全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可见一斑。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都是三进四合院,每个院子除了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大大小小的院落之间,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院内有院,门里套门”走在里面好像迷宫一样。

从高家崖过一座石桥便是红门堡,红门堡建筑群是依山而建的,比高家崖修建时间早,规模也更大些。这里像一座真正的城堡,整个建筑群由低到高分为四层,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和三条横巷子形成一个很规整的“王”字造型。据说这里还藏着一条巨龙,是因为地上的石头像龙鳞的缘故。堡内29座院落依主人的身份和喜好而建,在结构和装饰上各具特色,无一雷同。

红门堡里最值得一提的是三甲东巷的绿门院,这里的雕刻非常讲究,最精美的要数木雕挂落“满床笏”和石雕“四爱图”。另外,红门堡的共用花园顶甲园曾是主人茶余饭后休闲的地方,环境很不错,有些江南园林的感觉,这也是王家大院的特色之一。

八、晋祠博物馆的游玩顺序?

 晋祠博物馆的游玩顺序:

A线:宣传栏(概况) → 水镜台 → 智伯渠 → 金人台 → 对越坊 → 献殿 → 唐碑 → 唐叔虞祠 → 关帝庙 → 周柏 → 鱼沼飞梁 → 圣母殿 → 难老泉 → 水母楼 → 晋溪书院(王氏祠堂) → 董寿平美术馆

B线:宣传栏(概况) → 水镜台 → 智伯渠 → 金人台 → 对越坊 → 献殿 → 鱼沼飞梁 → 圣母殿 → 周柏 → 唐叔虞祠 → 关帝庙 → 唐碑 → 傅山纪念馆 → 难老泉 → 水母楼 → 王氏祠堂 → 董寿平美术馆 → 奉圣寺塔院

九、晋祠博物馆停车攻略?

1.晋祠博物馆-停车场  距离:260米;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老爷阁停车场。

2.晋祠胜境-停车场   距离:313米;地址:中堡街晋祠胜境停车场。

3.晋祠公园-停车场   距离:313米;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内停车场。

4.停车场(西仁线)   距离:367米;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崇宁路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第一中学北侧约110米停车场。

5.国宾会所-停车场    距离:573米;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风景名胜旅游区669号国宾会所停车场。

6.晋祠公园-停车场   距离:621米;地址:晋祠镇晋祠路西350米(晋祠胜境内)停车场。

7.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训练基地-停车场   距离:704米,地址:晋祠风景区山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训练基地停车场。

8.晋祠公园-停车场   距离:844米;地址:太原市晋源区古唐街太原市晋泽中学校东北门北侧约50米。

十、晋祠的由来?晋祠的由来?

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汾)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因为他的努力,所以是该地风调雨顺。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 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武王灭商之后分封诸侯,把次子叔虞封于唐,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设,以祭祀叔虞。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即今晋祠。晋祠历代均有修建和扩建。

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之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