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玩乐 > 正文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2021-06-28点击数: 编辑:admin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楼主你好,谢谢您提出的问题。我的ID是:小小小画家,欢迎大家关注我,专注于育儿领域信息的分享,每天分享一些育儿领域的信息。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谢谢。我的看法首先,我是很赞成让孩子玩乐高积木的,根据我的经历,这里也和大家分享。我们知道,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步伐都不一样,所以应给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包括语言、身体技能、思想、感觉以及具有“价值”的玩具。另外,孩子在幼儿时期喜欢用手去了解别人以及他周围的世界。因此这个时段家长稍微注意下,就可以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动手能力。若是选择一些对孩子有吸引力、可以促进孩子学习的玩具,在初涉人世的关键时段则会受益非浅。也会对孩子以后未来进入工作,生活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选择乐高积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说明一下:乐高用丹麦语翻译是玩的快乐的意思,在拉丁文中是玩和组合的意思。】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让他们接触乐高积木,可以培养孩子们动手、思维和创新能力。乐高积木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脑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孩子一旦对乐高积木产生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够获得极大的提升,这样孩子的思考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乐高积木在搭建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接收新的知识,从而能不断地积累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技能。让死板的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那么,孩子通过玩乐高积木,会给孩子带来那些好处呢?我总结了9点,请往下继续看。

玩乐高积木长大的孩子,动手能力怎么样?哪些方面比较有优势?

第一:开发智力,有利于健康左右脑;根据研究表明,经常玩益智玩具的人,大脑的开放性思维能力更高,平均智商也比平时不玩的人高;

第二:刺激功能发展,可以增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图形颜色识别能力;乐高积木玩具鲜艳的颜色和线条可以刺激孩子的视觉,而各种不同材料的质感能培养孩子的触觉,能帮助孩子配合各种感官的反应,来接触和认知新奇的事物,是辅助宝宝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

第三:具有练习社交活动的作用孩子在跟他们的同伴或父母玩益智玩具的过程中,其实是在不知不觉间发展他们的社会关系,发展合作精神和学习与人分享的心理素质,为日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玩耍的过程中,宝宝的语言能力、情绪释放、动手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提高。

第四:训练小孩子的协调能力。2岁的婴儿正是锻炼大动作,长肌肉的重要时期,这时候的儿童可以借助搭积木的搬运,堆建,拆除达到训练大动作肌肉的目的。

第五: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2岁以前的儿童属于感官动作时期,这个时候的婴儿靠视觉,听觉,触觉来了解这个世界,搭积木可以增强小孩的认识范围,如积木的颜色,积木碰撞的声音,同时积木和其他物体接触发出的声响,以及手拿积木的感官,体会,都能有效的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六: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事无大小,能从头到尾完整地做一件事情就是进步。即便是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每个孩子对“做事”的不同态度。就以积木为例,很小的孩子可能只是想要把大块积木抓到手中,1岁的宝宝就有能力用积木搭个小房子,3岁的宝宝可以用拼插积木做出可以活动的汽车,5岁的宝宝甚至可以利用复杂的机械部件制造出飞机和轮船。

第七:培养逻辑能力与动手能力。所谓逻辑就是指思维的规律,逻辑能力除了需要记忆力与联想力以外,经验与方法也至关重要。在玩积木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有效实践分类方法、了解顺序概念、建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体验简单的因果关系,所有的这些能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反复实践之后,最终便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八:培养耐心。坚持不懈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我看到有的孩子可以自己连续玩几个小时的积木,入神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完全不会影响到他(她)们,可以推测这样的孩子已经具备最基本的成功要素—坚持与耐心。

第九:体验成就感。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宝宝自发地去做某件事情并且取得哪怕是很小一点成果时,宝宝往往就会对这件事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能够把握好机会,这件事情也许可以让孩子坚持很多年不放弃。这种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成就感对于我们都一样重要,而积木正是一种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的最好玩具。

综上所述,玩积木的确对孩子有很多好处。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小小小画家,欢迎大家关注我,专注于育儿领域信息的分享,每天分享一些育儿领域的信息。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谢谢。

标签: 小孩玩乐高推荐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