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几千年,古人是如何度过夏天的?
2022-05-25点击数: 编辑:
在这种一出门就湿身的夏天,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想过,古人没空调,没冰箱怎么度过这炎炎夏日啊?现代人可以躲在空调房,吃着冰西瓜玩手机,古人也不傻,自然不会等着被热死,来看看古人都有些什么避暑绝招吧。
1、穿衣。古人夏季穿衣也是怎么凉快怎么来,北齐开始就已经有纱衣了,直接就是透视装。到唐代更甚,袒胸露乳才算是基本操作,女性穿着普遍比现代更为开放,男性你看看李白怎么消夏就知道了。“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妥妥的袒胸露乳式葛优躺。
2、食物。消暑首选自然是西瓜,古时没有冰箱,一般采取井水“冰镇”,在农村呆过的应该知道,夏天的井水非常凉,二十年前都还有很多用井水冰西瓜的。其次绿茶,甘甜清热。至于冷饮吗?自然也是有的,以汉代的蜜水,唐代的“冰激凌”,南宋的“刨冰”,清代的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自唐朝起,富贵人家大多挖有冰窖,冬日采冰,夏日使用,简直不要太爽。
3、住所。自秦朝始就已有夏房,先秦空调间叫“窟室”、汉代有“清凉殿”、唐代有供人消暑的“凉屋”、南宋有“寒翠堂”、明清有“空调间”。但大多属于皇室专用,部分大户人家也有,普通老百姓会比较少见,毕竟投入太大。至唐朝时富有家庭普遍建有“自雨亭”,通过水车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制造雨帘,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至于各种避暑山庄,那是皇帝的特权,老百姓嘛,山里也是很凉快的,没山庄一样可以避暑。
老祖宗们的脑洞开得也是很大的,毕竟文化、智慧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避个暑完全不在话下。
(1)夏季古代的玩乐:
一般回答这个问题,通常就会变成中国古代高科技大杂烩从制作冷饮到房间避暑,甚至开发古代版的空调风扇,聪明的中国人都会创意无穷,历朝历代都贡献出各色智慧爆表的发明来。为了能在炎炎夏日里享受更多清凉,中国历代,都常在居住环节做文章! 特别是在条件简陋的先秦年代,当时的王公贵族们为了熬过炎炎夏日,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挖窟,也就是地下室。但是这样的地下室,通常非常讲究,越是王公贵族,布置就越奢华。以《左传》的记载,当时的郑伯,每年到了夏天,基本就不到地面上来。能够在地下的“窟”里一喝就是一天酒,相当的不像话!
为什么舍不得上来?太凉快了。这凉快程度,瞧瞧当时楚国的一场风波就知道:楚康王的令尹子庚去世,但楚康王选定的新令尹子文,却是无心于仕途,别说出来赴任,干脆就躲在自家的窟里,大热天里披着大衣躺在床上。那时的窟,就可以凉快到这地步。
但话说回来,窟再凉快,也不可能整个夏天都躲在地底下。于是到了汉朝时,皇家住宅的凉爽效果,也更加突飞猛进。特别是汉朝皇宫的“清凉殿”,也避暑效果说,比起先秦的宫殿来,完全是大幅度升级。以《三辅黄图》的说法,汉朝的清凉殿,完全是用石头做的床铺,更有玉石来增加清凉,两边还有侍女二十四小时人工打扇。所谓“清室则中夏含霜”,也就是夏天的时候,房间冷的能结霜。但这一类办法,基本还是皇族的专享,老百姓怎么办?中国老百姓家还有个土办法:挖“空调井”。在明清的时候,这个办法就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具体可参考安徽皖南的明清古民居,都是在家里选择特定房间,挖好一口深井,里面储备冰块等物品,井盖上有通气孔,冷气就源源不断流出,夏季无比清凉。
明朝学问家宋濂,夏天时跑到朋友家避暑,正好朋友家刚挖了这种空调井,爽的宋濂在朋友家一住月余,连去南京给明太祖朱元璋请安这么大的事情都忘记了,差点送掉性命
而发展到清代,大清王朝的宫殿避暑条件,更是好太多,单是房屋的设计,就严密注重了遮光效果。然后每个房间里,夏天的时候更有仆人拿着装满冰块的瓷缸,放在房间里做消暑之用。还有大型的冰缸,里面装备冰镇水果,堪称古代版的移动冰箱。好些勤劳的清朝皇帝,更是亲自动手,热急了就开发新设备,比如工作狂人雍正帝,《清实录》记载:这位勤政皇帝每天日理万机,但夏天时也有热的受不了的时候。有一天批奏折时累睡着,却被旁边打扇子的太监身上的汗臭味给熏醒。没想到却把雍正皇帝熏的脑洞大开,直接上马了一个发明:把后屋檐墙拆开,然后做了一个人工的几页扇子摆在那里,里面装用机关,太监们用绳子牵引,立刻就飞速转动,凉风徐徐吹来。享受着这“自动风扇”效果的雍正皇帝,从此每天都能批奏折批到深夜,有时睡觉都睡在风扇旁。
当然除了居住属性的纳凉方法,中国古代还有以下方法避暑 摇扇子纳凉 以前的老百姓主要是靠扇子来降温,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
避暑冰块 低碳环保古代没有电冰箱,古人就用冰窖来贮存冰块。 根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的冰窖出现在周代。当然,这种奢侈豪华的“电冰箱”只有官府才有,普通百姓是无法享受的。 一般来说,官府在头年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来时,便从冰窖中取出冰块或者白雪,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其制冷效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的空调,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环境。到明清时期,这种用冰块避暑的方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时,官民都会大量用冰:“取一桶冰,凿孔置于地,凉风满屋。
避暑凉屋 设计精巧这种豪华的避暑设施一般都是傍水而建,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和亲近自然的绿色理念。 唐朝的宫廷就建有专门用于夏天避暑的凉殿,在凉殿中央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原理,用扇轮转摇,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 还有,后来发展到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屋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目的。到了宋代,除了皇宫之内,高官显贵们也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而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上山挖洞 巴渝古人度夏的方式比较原始,一般人选择上山挖洞、下河洗澡等。巴渝地区有钱的大户会建凉亭,有的在水边,有的在大宅旁。也有做露天水池的,供家人洗凉水澡使用。这水池相当于现代别墅里的私家泳池,一般在夜晚或避阳时洗凉水澡。这些避暑方式,至今在重庆一些农村地区还在使用。
药茶解暑 唐宋时代,巴蜀地区和长安、洛阳一样,大街小巷都有茶铺。傍晚,人们围坐一起,煮壶热茶、谈天说地。他们用的是类似于沱茶的茶饼,加上橘皮、消暑药材煮沸,清热解毒,帮助人体抵御酷暑的侵袭。 天天吃泡菜是巴渝地区传承了2000多年的传统,一来是泡菜清凉爽口,二来天气热了不需烧火。这也跟山区落后的农业有关,是一种节约的生活方式。 静坐采莲 静坐、采莲、泛舟、垂钓、弹琴、登高赏景,也是古代人常见的户外避暑娱乐方式。古代人跟自然亲密接触,天人合一,修身养性,以静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