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玩乐 > 正文

历史上有记录的高温天气有哪些,古人权贵和平民又是怎样在夏天解暑和避暑的?

2022-05-25点击数: 编辑:

古代历史上的避暑方法有许多,穷人有穷人的避暑方法,富人有富人的避暑方法,避暑又分为衣食住行。

在马王堆汉墓里发现辛追夫人穿的一件衣服重量只有不超过50克,编织技艺精湛高超,这样的衣服表明在汉朝,夏季天热,富人的衣服就可以穿得很薄很薄,从而达到避暑的目的。

此外根据水浒传里面描写的避暑方法就有在井口搭建一个小棚遮挡阳光,然后在棚下坐着避暑。

此外还有战国青铜冰鉴,这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经发明的最原始的“冰箱了。青铜冰鉴是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

青铜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在《楚辞·招魂》中就有两句话来讲青铜冰鉴的工作原理的:译过来便是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此外勤劳的中国人民还将竹子编成竹席竹子做成床铺,如果是大官大富之家还有玉石席铺在床上降温,此外在清代皇家专用的更高级的还有象牙席,将象牙用手工制作成一根根细窄的条,然后编织成席,有资格使用象牙席的只有亲王与皇族后宫,其他人别说铺在床上,就是拥有都是犯上大罪,目前为止全国的象牙席好像不超过五张,并且制作工艺已经失传。

并且在古代,如果是夏季高温,朝廷还会专门拨款给各级官员作为避暑奖金,名曰冰敬,这笔钱你可以用来买西瓜,制夏季衣物,购买各种各样的避暑用品,当然了,大官的家里还有专用的冰房,就是每到冬季下雪成冰,然后有专人制作冰块运送上门,这些富商大贾朝廷大员家里的冰房在冬季就有专人采购冰块入库,然后夏季将冰块拿出来放置在卧室降温,或者随时取冰放置茶水酸梅汤中食用降暑与今天的冰冻酸梅汤几无区别.并且清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不同于青铜冰鉴的木制冰箱,这种冰箱由木头制作而成,夏季将冰块放入其中,然后将饮料或者其他需要降温解渴避暑的东西放在里面,需要时拿出,完全与现在的冰箱在效果上几无差别。

并且后来的冰箱越做越精致,清代皇家御用的冰箱'在材料与制作工艺上又上了一个台阶,采用的是掐丝珐琅冰箱,看起来简直就是高大上的完美结合,真心佩服古人的智慧.能将冰箱做得如此之美。

冰箱讲究了,那么冰块肯定是更加讲究,就拿清朝来说,每年采冰由专人负责,并且采冰的产地也是由玉泉山的泉水结成的冰,然后将冰劈成大小一致,皇帝每到夏季基本上都会去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如果没有去承德那么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宫殿里,基本上夏季最热的时候每个宫殿皇帝走到哪,冰块就放到哪,再加上后宫的冰块使用数量,就光是冰块的费用每一年就要花费十数万白银。

并且古代的人避暑与现在基本一致,同样是喝绿豆汤,酸梅汤,老阴茶等等,只是现在的空调肯定会让古代的人羡慕嫉妒恨,但是古代的有钱人或者大官,不管在哪里都有人给他打扇降温,并且古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极低,温度相比较现在要低一些,夏季也就没有现在这么热,所以在记载里基本上很少有记载热死人的事情发生。

(1)夏季古代的玩乐:

我是农村俗人,我来回答。

随着农历“入伏”开始,这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的热,仿佛几百年都未发泄一样,热的人直躲在空调房中“瑟瑟发抖”,一点都不想出来。

虽说雨神下了一场大雨来降温,但是闷热的气息依然存在,走在路上依然会满身的汗珠滴下,因此避暑在这个季节还是非常的必要的。

而要说到避暑,大家都知道夏天我们的命是空调给的,那在没有空调的古代,古人们又是如何避暑的呢?

古人们的避暑“神器”

现在的夏天是非常炎热的,其实在古代也依然如此。“三伏天”依然是古人们的头疼之事。当然,古人们还是比较聪明的,从战国春秋到明清时代,源远流长的历史,避暑降温他们可是发明了不少东西的。

1、青铜冰鉴

青铜冰鉴,这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经发明的最原始的“冰箱了。青铜冰鉴是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

青铜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在《楚辞·招魂》中就有两句话来讲青铜冰鉴的工作原理的:译过来便是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

2、风扇车

有空调的可以吹空调纳凉,没有空调的,对于平民百姓,无非就是凉茶蒲扇草席子这平民避暑三件套了。

而在汉朝的富贵人家,纳凉肯定是首推自动风扇了。这件神器在汉朝时被发明一度是用来打仗的,后来军工转民用,接上水车就成了全自动消暑神器。

3、唐代空调房

转眼间来到了唐代,盛唐之势,避暑当然得成为重中之重了。皇帝在宫廷中会建有专供避暑用的凉殿,殿中会配有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

这种制冷设备,其主要的原理是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来产生风力,然后将冷气传向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传动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水帘激起凉气,仿佛在下雨一样,以达到消暑之目的,遂有人也将其称为“自雨亭”。采用这种制冷设备制冷主要是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4、木质冰箱

随着历史的脚步,人们的聪明才智也是发明了越来越多避暑降温的东西。到了清代,宫廷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个神器当时被称作“冰桶”或者“洋桶”,是由战国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

木质冰箱一般为木胎,多以红木、花梨木和柏木等材料制成。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木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也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的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

5、掐丝珐琅冰箱

当然,到了清朝纳凉的可不止一件器具,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制品可谓是独具特色。

在如今的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制品,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其箱体为木胎、铅里,表面均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而在盖面和箱体四周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面为冰梅纹饰,色彩艳丽,工艺十分精湛。

6、行宫避暑

当然,在清代,皇帝也喜欢在夏天去行宫避暑,凡是皇帝、后妃所在之处,必须在夏至前搭好脚手架,高过殿顶,顶上用苇席铺好。

这样的天棚虽然破坏了宫殿的美观,但它在夏天还是起到了隔热作用的。

7、扇子

扇子作为一件利器,一直是夏天纳凉的宝物,当然更是古代皇帝、后妃必用之物。

而在清代的皇宫内,就已经有了机械扇子,它的造型是童子手握羽毛扇,只要开动发条,羽毛扇就能上下扇动,产生徐徐凉风。

8、“深井冰”

还有一种纳凉的方式,不同于以上的方式,它主要是一个“洞”来乘凉。

在古时候的住宅,房间地上总会有一个洞,这其实是相当于引入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由于地底相对恒温,冬暖夏凉,所以这个洞夏天就可以排出地底的冷气了。据说,这方法在曹操筑邺城的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可谓是十分的独特!

9、心静自然凉

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心静自然凉”也是乘凉的一种方式。但到底有没有用,这还得看个人了。

古人们有没有“透心凉”的美食?

天气如此炎热,除了一些乘凉的神器,古人们有没有像现代人一样,吃上冰激凌这些“透心凉”的美食呢?

凭古人的智慧,这点怎么可能想不到!

1、古代冰淇淋

古代的冰激凌,是要等到天冷才能做的,到夏天加了冰再吃。

在南宋的杭州街头还有很多解暑汤饮:甘豆汤、豆儿水、香薷饮、椰子酒、漉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以及荔枝膏水等,品类其实也算很丰富了。

2、冰镇消暑小吃

当然,在古代,还有一个叫“甜碗子”的消暑小吃,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然后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冰镇了吃。而且也可以把青胡桃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也能吃。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酷暑来袭,今人有空调,古人有“神器”,可能没空调强,但一定是当时最好的降温利器了。

三伏天到来,你可知古人又是怎么度过这炎热的天气的呢?看到这里你就会知道了!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