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简介
2022-12-09点击数: 编辑:
一、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简介
汉南越王博物馆
所在地:广州
地址:广东省广东市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位于 广州 市解放北路, 越秀公园 西侧象岗山。博物馆整体布局以古墓为中心,结合陡坡和山岗地形东,依山建筑,拾级而上,将综合陈列楼、古墓保护区与主题陈列楼三个展区联结起来,突出表现古墓的凝重氛围。
博物馆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南越王墓。墓室是西汉早期建都番禺的南越国第二代王,秦统一岭南的将领赵佗之孙、自称文帝的赵昧的陵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为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陵墓于19
二、南越王墓博物馆在哪里?
2号线越秀公园地铁站E出口 出站之后看到一座红色的建筑 就是南越王墓
三、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哪里?
广州的南越王墓博物馆坐落在越秀山公园西面的象岗(即中国大酒店的南侧),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座大型彩绘石室墓,共7室,深藏于岗顶之下20米,1983年6月被发现,是近年来我国五大考古发现之一。
四、南越王博物馆有什么功能
凌登华岳览山小,观抚宝华看世奇,欢迎进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多宝阁纪念品店,本店包世间珍奇于一体,集文物复制、开发创意于一身,虽精悍短小但却又八面玲珑,有并吞八荒之气概,又富沥血呕心之热忱。徜徉其中,或摩挲文字,或涵咏飞白,或洞晓工艺,或畅游神思,由远古的陶去追溯远逝的苍凉和热烈,由丝缕入扣的苏绣去玩味现代工艺的精绝,一步一景、一景一思,相信它带给你的不仅是悦目,更是赏心,赶快进入吧!
西汉南越墓博物馆是广州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者。它是以南越王墓为中心建造的一座新型遗址博物馆,是中国政府依据《威尼斯宪章》采取的保护文物,利用文物的一个成功范例。它以保存完好的古墓原址,内涵丰富的汉代文物,典雅气派的建筑而闻名于世。
博物馆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综合陈列大楼、墓原址、主体陈列楼三大部分。主体陈列楼展示了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千多件(套)文物珍品。综合陈列大楼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奇葩——“杨永德伉俪捐赠陶瓷枕展”。另有临时展厅展示国内外大型临时文物展览。博物馆已被列为广东省、广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博物馆还出售各种有馆藏特色的纪念品。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的形式设计由费钦生先生承担。整个展览按陈列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分占一个展厅,其序列为:
第一部分“南越文帝”、第二部分“主室瑰宝”、第三部分“墓中殉人”、第四部分“御库藏珍”、第五部分“钟鸣鼎食”。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的形式设计由费钦生先生承担。整个展览按陈列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每部分分占一个展厅,其序列为:
第一部分“南越文帝”、第二部分“主室瑰宝”、第三部分“墓中殉人”、第四部分“御库藏珍”、第五部分“钟鸣鼎食”。
其设计思路,是基于对南越王墓出土文物的认识,着力表现汉墓石室木椁的韵味,突出敦厚,质朴,简练,明快的风格,使陈列的形式设计为表现陈列内容服务,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陈列环境与意境方面,为使陈列环境创造出石室木椁古墓古朴,神秘的氛围,部分墙面装修成红砂岩“墓壁”的效果。而在陈列各类有印文的印章、玉玺时,则用镜面反射印面文字图象,让观众更真切地欣赏到文物。陈列柜的台座选择传统木结构台座造型,色彩以红黑相配为基调,而展柜的无框架玻璃罩则与柜内照明采用的基色莹光灯与卤素灯协调,又能表现出现代化的气质。在着重渲染视觉环境气氛的同时,更注意环境设计只是为文物陈列提供背景。
南越王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组),依质分为金、玉、铜、铁、陶、水晶、象牙、丝麻等20多项,以铜、铁、陶、玉数量最多。其中一批为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稀世之宝。这批珍贵的文物有代表中原文化、江南楚文化、西南巴蜀文化、北方草原地区匈奴文化、海外文化、岭南文化等多种文化内涵的器物共存,说明越文化对外来各种文化是兼收并蓄的。同时,也是西汉早期南越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反映。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还征集收藏了一批瓷枕、彩陶、玉器等文物。
丝缕玉衣
精品赏析
丝缕玉衣 中国人崇玉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琢玉为饰。红山、河姆渡、马家滨等文化遗址出土有璜、坠、玉龙等佩饰,良渚文化遗址还出土有璧、琮等仪礼祭祀用玉。后来玉还被广泛使用于典礼、祭祀、装饰、丧葬等活动中。出于对玉无比崇拜的迷信,生前佩玉、死后葬玉的风气愈演愈烈。战国流行的缀玉敛尸葬俗,到西汉时却演变出以玉衣为葬服,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在西汉使用玉衣可能尚无严格的规定,到东汉就发展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用玉衣的等级制度。规定身份不同,使用的线缕也有差别,皇帝、皇后可以使用金线缝制的玉衣(即金缕玉衣);诸侯王、第一代列侯、贵人、公主使用银缕玉衣;而大贵人、长公主使用铜缕玉衣。当时僻处南陲的南越国虽然与汉王朝分庭,但在许多方面却刻意模仿汉制,所以南越国贵族死后用玉衣作丧服是不足为奇的了。
头套面部
一九八三年在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套丝缕玉衣,经修整复原,得知玉衣由头套、衣身、两袖筒、两手套、两裤筒和两只鞋所组成,全长173厘米,共用玉片2291片。玉衣外貌如同人体形状一样,其中头套有鼻无耳,由头罩、面罩两部分扣合而成;上衣分前、后两片,为外襟式;左、右袖,呈筒形,上粗下细,体扁而弯,上口朝向内侧开;两手套基本对称,结构如手形,作握拳状;两裤筒互不相连,呈上粗下细的筒形;两只鞋的上口前高后低,以便穿入。整件玉衣的玉片, 其形状和大小,又是根据人体各部位的不同形状而设计的,基本以长方形、方形为主,特殊部位则采用梯形、三角形和多边形等玉片。头罩、
鞋
手套和鞋所用的玉片加工都较细致,厚薄均匀,两面光滑润泽,边角上都有穿空,以便丝线穿坠,里面再用死绢衬贴加固。 这与满城汉墓玉衣相似,只是缕线不同,而身躯部位所用玉片,厚薄不一,无孔,多为废旧或边角料,平排并列 粘帖在麻布衬里上,表面用窄的朱丝带作对角粘帖,组成菱形网格状的地纹,四边再以宽带粘帖成纵横方格,其图案显得非常归整艳丽。同时,各个部位的边缘处都以丝织物缝合包边,宛如一套做工考究、图案新颖、色泽鲜艳的高级服装,令人叹为观止。尤为珍贵的是,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套丝缕玉衣。玉衣用丝缕,尚未见诸文献记载,而这套丝缕玉衣既显示出玉衣发展过程的早期特点,又反映了南越文化的特色。
手套
头套顶部
南越王墓的墓主赵眜,死于元朔末元狩初(约为公元前122年作左右),故这套玉衣的制作时间,比满城汉墓出土的玉衣还早十年左右。它是经科学发掘、整理和修复起来的我国最早的一套完整的玉衣。同时,它的对襟式,是目前国内已出土的十几套金缕、银缕、铜缕玉衣中所独又有的。
‘赵眜’玉印 此印为玉质,是墓主人的名章,覆斗钮,印纹为篆体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