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卿是干什么的(鸿胪寺卿是什么官职)
2023-06-01点击数: 编辑:
一、鸿胪寺是白马寺吗?
鸿胪寺,官署名。
洛阳白马寺是在东汉明帝时期修建的。当时明帝为了表示对天竺国来的僧人的尊敬而先让他们住在了鸿胪寺(当时的外交部)。后来,为了存放天竺僧人带来的佛经(包括著名的《四十二章经》),而在鸿胪寺附近重新修建了一幢官邸。因为佛经是被一匹健硕的白马驼回,因此取名为白马。又因僧人在鸿胪寺住过所以,称那官邸为寺,合成白马寺。中国和尚住的寺就是这样出来的!二、鸿胪寺的故事?
鸿,大也;胪,传声也。从字面理解,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礼节之意。可知鸿胪寺的设置本身就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旨在传递外界之声,进行外交事宜,其二为引导礼节。
事实上,鸿胪寺的职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改变,同历朝历代的外交政策结合起来,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鸿胪寺起于汉而盛于唐,由于唐朝的空前开放,使得鸿胪寺在这一时期,展现出空前的重要性,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时期。
唐代鸿胪寺的发展背景
1、唐朝官员制度的完善
唐朝的行政机构承袭自隋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机构。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但其实唐初期也设“九寺”,职能相当于秦朝的“九卿”,包括了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 、 司农寺、太府寺、鸿胪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鸿胪寺作为九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稳定掌管了唐王朝的外交事宜。其名称上也发生过几次变革,公元662年,改为司宾寺;公元670年,又复为鸿胪寺。公元684年,又改为司宾寺;公元705年最后定名为鸿胪寺。
唐朝的鸿胪寺事务空前繁忙,还由此发展出了“鸿胪客馆”,唐朝时期的鸿胪寺和鸿胪客馆,位于长安城皇城南部,介于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其功能,相当于今天的单位招待所,是外来使节来长安时的落脚处。
唐朝官员制度的完善,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能,在南北朝时期省置无恒的鸿胪寺,也自此安定下来。
三、鸿胪寺最初是用来做什么?
鸿胪寺是中国古代官署名,最初是主持朝会以及各种典礼的礼仪,与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差不多。最早秦朝称其为典客,汉朝时改名为大行令,汉武帝时期又改名为大鸿胪,唐朝初年改为鸿胪寺。鸿胪的意思就是大声穿赞,引导仪节的意思。
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
鸿胪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它最初就是一种掌朝会仪节的官,简单的说就是指皇帝上早朝时,他们主要负责主持礼仪、开道、宣扬、引导仪仗等。其职责与如今的婚礼主持人、晚会主持人等差不多。
鸿胪寺中的“鸿胪”的意思就是指大声传赞、引导仪节。后来,鸿胪寺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类似外交部的部门,主要职责是接待外宾,处理外交事务。同时,鸿胪寺还负责接待藩属国使节,负责他们的吃住。
《明史.职官志三》:“鸿胪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
四、光禄寺与鸿胪寺区别?
一,光禄寺拥有三大职能:
1、执掌劳师、献祭等仪式;
2、宗庙祭祀时,会同太常寺审验祭祀所用牲畜;
3、祭祀结束后,向皇帝进献胙肉,并将胙肉分发于文武百官。
二,鸿胪寺基本类似于现今的外交部,但主要侧重于外交部礼宾司的职能范围。而且,鸿胪寺的工作对象并不仅仅承担国家对外礼仪和典礼事务,对于外藩、属国乃至蒙、回、维吾尔等各少数民族的朝见,也具体负责。
五、鸿胪寺与太常寺的区别?
太常寺、鸿胪寺是秦汉时代的九卿系统的机关。
太常寺是古代掌管国家礼乐的最高机构。太常寺是唐代九寺、明代五寺之一。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北齐始设太常寺,掌宗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事;其官有卿、少卿、丞等。隋唐沿其制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是九寺之一,唐代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政令仰承尚书省礼部。
六、唐朝长安城设立鸿胪寺?
鸿胪寺 官署名。汉改秦代典客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南宋、金、元不设,明清复置,主官为鸿胪寺卿。主要掌朝会仪节等。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后汉书.百官志二》:“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丞一人,比千石。”《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 鸿胪寺 旧置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元丰官制行,置卿一人,少卿一人,丞、主簿各一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少卿为之贰,丞参领之。凡四夷君长、使价朝见,辨其等位,以宾礼待之,授以馆舍而颁其见辞、赐予、宴设之式,戒有司先期办具;有贡物,则具其数报四方馆,引见以进。诸蕃封册,即行其礼命。若崇义公承袭,则辨其嫡庶,具名上尚书省。其周嵩、庆、懿陵庙,命官以时致享,若凶仪之节,宗室以服,臣僚以品,辨其丧纪而诏奠临赙赠之制。礼仪成服,则卿掌赞导之仪,葬则预戒有司具卤簿仪物。分案四,置吏九。其官属十有二:往来国信所,掌大辽使介交聘之事。都亭西驿及管干所,掌河西蕃部贡奉之事。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译语之事。怀远驿,掌南蕃交州,西蕃龟兹、大食、于阗、甘、沙、宗哥等国贡奉之事。中太一宫、建隆观等各置提点所,掌殿宇斋宫、器用仪物、陈设钱币之事。在京寺务司及提点所,掌诸寺葺治之事。传法院,掌译经润文。左、右街僧录司,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同文馆及管勾所,掌高丽使命。已上并属鸿胪寺。中兴后,废鸿胪不置,并入礼部
七、南京鸿胪寺在什么地方?
南京没有鸿胪寺。
可能问的是毗卢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始建于1522—1566年,因庙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金陵名刹之一,民国时期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设于此。
也可能是宏觉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初名幽栖寺。背依牛首山,面对云台山,左右群山环抱,为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之一。
八、山东省临沂市费县鸿胪寺怎么走?
从沂蒙路或通达路上滨河大道(不要过河),向西走; 在书法广场路口左转上双岭路,一直往西走; 过义堂镇以后,在探沂工业园路口右转往北,再走500米就到了
九、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翰林院他们都是干什么的啊?
大理寺 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太常寺 是负责祭祀活动的光禄寺 是管理伙食的太仆寺 是养马的鸿胪寺 是接待外宾的国子监 是最高学府钦天监 是天文馆兼印日历什么的翰林院 是秘书处
十、贞观年间大理寺卿是谁?
大理寺卿是全国三大司法长官之一,正三品。掌握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置大理寺的最初目的,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贞观十四年(641年)孙伏伽升任大理寺卿,成为大唐掌管刑狱的最高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