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最早是怎么形成的?
2023-08-31点击数: 编辑:
起初的无名小渔村
哈尔滨曾经是中国金【金源文化,11世纪至12世纪中期以金上京(今阿城)为中心地域的女真民族文化】、清【依兰,满族故乡,清朝宗室发祥重地,五国古城(老北京人口中的三姓,满语“依兰哈喇”)】两代王朝的发祥地,满语意为“晒网场”。
早在18世纪中叶开始,哈尔滨即设立官网,盛产历朝贡鲜“三花(鳊花、鳌花和鲫花)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和铜罗)”和鳇鱼,是当初拉林十大网场之一。至道光二年(1822年)时网户奉官方饬令与此处设立鱼圈,并建立码头打造渔船。随着网场的发展,一些有手艺的汉人逐渐在打渔场聚集卖艺,一些商人也随之而来在此地进行交易,由于冬天封江的缘故所以是季节性居民点。另外又有一些汉人逐渐包垦了满族人在哈尔滨的荒地,发展了农业,商业也日渐装大。
至此,哈尔滨形成了一个完全是由汉人居住并且由少数商人、手艺人、渔民和农民组成的依傍在松花江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其范围大致在西起正阳河,东至马家沟河下口,南达田家烧锅(见后)这一三角地带。
人口不过几百余人,每日捕鱼贡鲜耕种土地,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田园般的小生活。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改变了哈尔滨的命运,也给她带来了机遇,可以这么说:没有中东铁路就不会有哈尔滨,哈尔滨完全是一座铁路拉来的城市。
1898年4月23日,俄国铁路勘察第四班员-工程师希德洛夫斯基率先遣队来到田家烧锅【咸丰年间,山东黄县田姓来到哈尔滨,在今东香坊开设远近闻名的永兴德烧锅(烧酒工厂),环烧锅逐渐形成200户居民的村落。田家烧锅最初名为田家窝棚,永兴德烧锅开业之后则改变了村名】,中东铁路建设工程总局由海参崴搬迁至哈尔滨,这个原本毫不起眼的小村庄,瞬间涌入了上千的洋人......铁路工程局虽然在此安营扎寨,但是大规模的市区建设却围绕秦家岗(见后)施工,正因如此,香坊是哈尔滨城建的母体,被外国人称之为“哈尔滨老城”。
1899年,沙皇俄国以建立“黄色俄罗斯附属国”的构想,高度重视此地,将哈尔滨作为铁路的交汇枢纽和中东铁路局的驻在地,开始了哈尔滨的建设规划。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也正是以此为开端,逐步开埠。早期的哈尔滨城市建设蓝图完全是按照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规划而来,而莫斯科的城市建设则参考了巴黎而建成,故哈尔滨又称“东方莫斯科”与“东方小巴黎”。
早期的哈尔滨城区建设主要北临松花江,南至马家沟的丘陵地带。
选定地势最高的新市街(原秦家岗,今南岗)、哈尔滨大街(今南方红军街南部)、东大直街和西大直街共四条主要干路,以此为圆心建造了铁路系统的管理局大楼、火车站、旅馆、商场(比如原莫斯科商场,今黑龙江省博物馆)、学校、俱乐部、医院、住宅和教堂(比如曾经位于真正市中心的圣尼古拉教堂)等各式建筑。
在临近松花江江畔的埠头区(今道里区。最初俄国轮船初至,于此停泊卸货并成为固定码头,埠头区由此得名)建立水运码头,建设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新城大街(今尚志大街)等几条主要街道垂直于松花江。这些街道形成链接,密集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初步成形,另在埠头区以西的偏脸子地带建立了铁路工厂区。
当时居住在哈尔滨的中国居民,大部分聚居在傅家甸(今道外区,最初名为傅家店,因1890年前后傅姓人家开设的大车店而得名,1908年滨江厅同知何厚祺以“店”字义狭而改称为“甸”),并不在最初的城市规划之列,他们大多数都是京旗移垦的旗人和从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闯关东而来到哈尔滨的燕鲁劳工。
清朝的管辖权就限于傅家甸,设治后陆续扩充为政权的一级,1905年滨江关道(首任道台杜学瀛)的设立形成了“一城两治”,也奠定了市区发展的基本格局。
哈尔滨经由俄国高级建筑工程师精心设计规划,形成新市街、埠头、傅家甸和香坊四个大区框架,至此早期哈尔滨作为铁路枢纽城市建设的基本结构被确定。
从此,在汹涌的松花江之滨,一座开放的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作为当时远东地区古代与近代历史时期相结合起的最大国际都市-哈尔滨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