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小知识? 居家防疫小知识?
2023-10-07点击数: 编辑:
一、防疫小知识?
春季传染病防治 春季不仅是市民外出“踏青”、“春游”好时节,同时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因此市民在生活、学习、工作,还是外出旅游都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不要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4)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
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在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5)每天晚间要认真刷牙(一般不少于3分钟),刷牙后用温生理盐水漱口,仰头含漱能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1)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
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2)注意环境卫生。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1)应尽量避免与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的接触。
(2)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 (3)如出现发热、咳嗽、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4、接种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症状。
流感、流脑、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种疫苗。 (二)肠道传染病防治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住“口手两关”,是夏季防病的关键。 夏季肠道传染病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须注意以下事项:(1)饮用水安全卫生,搞好厨房、食堂与洗手间的消毒卫生,保持室内外卫生;粪便和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2)提倡并实行分餐或使用公筷、公勺。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与不洁的生冷食品、饮料等。
(三)狂犬病防治知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
狂犬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100%。 预防狂犬病最好的途径是不养犬、猫等动物;若已养犬、猫等动物,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尽量避免为动物所伤;如被犬、猫等动物伤后,无论轻重,均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中心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二、居家防疫小知识?
一是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
二是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调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开启前,先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如可以,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三是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
四是注意个人卫生,外出回家后及时进行手卫生。洗手时尽量用流动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五是外出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三、科学防疫小知识?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呈加速蔓延的形势,国内多个地区陆续出现散发本土新冠肺炎病例,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大家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面这些疫情防控小知识,一起学起来吧!
1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
科学戴口罩
(一)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
5.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
四、校园防疫小知识?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1、养成佩戴口罩的习惯
上课下课途中、教室、体育馆、宿舍、食堂等人员聚集较多或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都应该佩戴口罩。在教室上课时,不交头接耳,不串座走动,与同学之间说话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2、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在流动的水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按正确方法洗手。
3、注意呼吸道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之后要彻底清洗双手。用过的纸巾要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
二、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爱护公共环境卫生,尤其是教室、宿舍、食堂、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确保每天做好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日产日清,共同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不熬夜,不要太过劳累,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四、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五、维持健康心理
身为一名学生,做好防控疫情的第一步,就是要正确看待疫情,既要保持头脑冷静,正确判断是非,还要学会保护自身安全,注意实时信息,不添乱,不侥幸,不传谣。因为如果我们过度惊慌和恐惧,身体就会失去平衡,不仅是情绪的不稳定,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这样就会让病毒有机可乘。我们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学习,给自己增值。
五、法律知识小问答大全?
法律小常识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将人碰伤,监护人必须承担医疗费用。
2、继承权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儿别忘了父母遗产有您的一份。
3、如果被从楼上掉下的花盆砸伤,可以把它们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有权向所在单位要求享受工伤待遇。
5、如果对行政机关的罚款、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为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
6、如被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
7、如果未满18岁得孩子也不归宿,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如果别人借您钱,您一定要他出借据,而且借款数额一定要大写。
9、如果想要保护自己的家伙其他财产,一定不要私设电网或设置毒物等,否则等待的将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为被告,又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律师,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您提供法律帮助。
11、如果想写遗嘱,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亲自签名。让人代书,一定要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代书人、见证人、遗嘱人都要签名,最好委托律师见证并执行遗嘱。
12、什么条件下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答:公民在赡养、工伤、刑事诉讼、请求国家赔偿和请求依法发给抚恤金等方面需要获得律师帮助,困年法人需要法律服务,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获得援助。
13、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
答: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国家发给死者亲属的费用,用以优抚救济死者家属中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部署以死者的遗产,一般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如果抚恤金、补助费的剩余部分属遗产,可以继承。
14、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学校、精神病院受到损害,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答:在幼儿园、学校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因这些单位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而受到伤害,这些单位应适当给予赔偿。单位有过错的,亦应适当承担责任。
六、端午节问答小知识?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问答的小知识:
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
答: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沐兰节、重五节、天中节、女儿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答: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夏季时令习俗等多种说法。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哪些?
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挂香囊等。
端午节的饮食文化有哪些特点?
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也有很多特点,如吃粽子、喝雄黄酒、吃五毒饼、吃炒鸡蛋等。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有哪些?
答: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粽子。此外,还有黄酒、蒜头、菖蒲、艾草、鸡蛋、香囊等。
不同地区的粽子有什么不同?
答:中国南北方的粽子有所不同,北方以甜味为主,有红枣粽、豆沙粽等;南方则以咸味为主,有碱水粽、鲜肉粽等。此外,还有蛋黄粽、豆沙粽等不同的品种。
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答: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就是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
答:端午节吃鸡蛋的习俗源于先秦时期,人们认为鸡蛋具有夏季辟邪祛毒的功效,因此在这一天吃鸡蛋可以驱邪祛毒,带来好运。
端午节为什么要喝雄黄酒?
答:喝雄黄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源于神话传说《白蛇传》。相传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出原形,因此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辟邪解毒。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五彩绳?
答:挂五彩绳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为了辟邪驱瘟,人们将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小孩的手腕上,以祈祷平安健康。
七、防疫小知识怎么写好?
使用公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
公共厕所容易藏污纳垢,加上人员流动较大,若消毒不及时,环境中容易残留病毒。进入公共厕所时应先戴好口罩。
在电梯、电影院等密闭场所时注意个人防护
在狭小的空间,人与人之间距离小,环境密闭、空气不流通,更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八、冬季防疫小知识宣传?
1、戴口罩
出门必须戴口罩,尽量选择防护功能较强的医用口罩或者KN95口罩,戴口罩之前要洗手。分清楚口罩的内面和外面,金属条的位置靠近鼻梁的部位,将口罩上下完全的展开全部遮住口鼻,确保口罩密闭性。摘口罩之前需认真洗手,不要触碰口罩的外面以免沾染细菌。
2、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用品、与他人接触……都要洗手,最好使用有消毒功能的洗手液或肥皂进行冲洗。
3、食物需注意
水果蔬菜食用前请认真清洗,海产品要深度加工,选购冷链产品时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购买时要戴好口罩及一次性手套,烹调时要煮熟煮透,避免出现冷链传播。
4、经常通风,保持家居卫生
室内要经常通风,每隔一段时间要家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垃圾要及时清理,戴上一次性手套把垃圾袋绑紧及时清理出去,保持干净卫生的家居环境。
5、减少外出,避免接触境外或高风险地区人员
目前我国新冠疫情病例主要来源于境外输入,非必要情况下,我们要避免跨境旅行、避免接触境外人员,国内要注意避免与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的接触。
6、乘坐公共交通做好防护
在日常出行中,要尽量选择步行、骑车或私家车出行,避免或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如必须乘坐地铁、公交、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要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妥善保存票据等乘坐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7、鼓励就地过年,不去人员密集场所
新年将近,要减少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鼓励就地过年,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控制聚餐人数规模。
8、出现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情况,要带好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护用品前往最近的医院就医,不要乘坐公共交通。
9、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护,目前我国疫苗为全民免费接种,除卫健委不建议接种疫苗的部分人员,可以逐步接种疫苗获得防护。
10、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良好心态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理解抗疫措施,遇到困难要通过正常途径寻求帮助,做抗击疫情的“践行者”。
九、防疫小知识宣传内容?
科学防疫宣传知识:
1、要勤洗手,上完厕所、吃完饭等都要洗手,且要注意洗手的正确姿势。
2、一定要戴口罩,上超市、坐地铁、坐公交和去菜市场都要戴上口罩。
3、不要约会聚餐,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4、别乱碰、乱摸,经常随身携带消毒液。
十、防疫小知识50字?
1、勤洗手
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2、科学戴口罩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就医时,拥挤时,乘电梯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戴口罩。
3、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
4、不聚集
疫情期间,自觉做到不聚集,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
5、文明用餐
不混用餐具,夹菜用公筷,敬酒不闹酒,尽量分餐食;食堂就餐时,尽量自备餐具。
6、遵守1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7、常通风
家庭人多时,房间有异味时,有病人时,访客离开后,多开窗通风。
8、做好清洁消毒
日常保持房间整洁。处理冷冻食品的炊具和台面,病人及访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饮具,要及时做好消毒。
9、保持厕所卫生
勤清洁厕所,马桶冲水前盖上马桶盖,经常开窗或开启排气扇,保持地漏水弯有水。
10、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有症状时,及时就医。
11、疫苗接种
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配合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