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禅宗区别? 阳明心学概括?
2023-11-22点击数: 编辑:
一、阳明心学与禅宗区别?
阳明心学和禅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 目的不同。阳明心学主要强调人性本善,以达到“明心见性,实现大同”的境界;而禅宗则提倡人们通过禅修、打坐等禅修实践,达到禅觉的境界,即“悟道成佛”。
2. 修行方法不同。阳明心学强调“致良知”,即通过“请心即理”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反省自己,明确自己的内心和天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自己达到“心性圆通”的境界。而禅宗则主要依靠禅修、打坐的方式,通过专注打坐以及平稳呼吸,使自己达到深层次的内禀体验。
3. 所处历史时期不同。阳明心学产生于明朝,主要是应对明朝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如腐败、贪污、压迫等;而禅宗则更早产生于中国古代,主要是在许多时期没有安定的生活环境下,通过冥思静坐来寻求心灵慰藉。
4. 宗教性质不同。禅宗是一个基于佛教的宗派,是佛教自印度东渡以来在中国最为成功的传修体系之一;而阳明心学虽然受到儒家经典思想的影响,但不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总之,阳明心学和禅宗在很多方面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代表,涵盖了许多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阳明心学概括?
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
三、王阳明心学的贡献与缺陷?
、王阳明的"心学"思维方式有点像现象学,只不过在现象学的悬置下,儒家的伦理还有根基吗?所以,心学逻辑演化到极致,必定是反儒家的。朱陆之争,正在于此。所以孔子、孟子的语言是道德论断式的,而非逻辑推理式的。
2、阳明心学解读《大学》,朱子也解读《大学》,觉得朱子解读《大学》要比阳明正宗很多。阳明的格竹子,纯属对朱子"格物”的误解。阳明虽也辟佛老,其思维方式却完全是禅宗的,只是勉强与儒家之礼靠拢。阳明心学,实为儒学之背叛。其自创学说可以,只是不必顶着儒学的帽子,如此,反而瓦解了儒学。今日之新儒家,亦是挂羊头卖狗肉。儒学的生命力何在?不从众,提倡精神贵族,同时呵护常人的平庸需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心学以"致良知”提倡"人皆可为尧舜”,实则降低了圣人的标准,道德反而滑坡了。
3、古儒,某种意义上是贵族。而贵族,其意义在于,足够的金钱保证其有足够的自由闲瑕来从事高等的精神活动,其生活方式足以为世人楷模。只是儒家思想中,无政体论思想。“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邦无道,却没有以道改邦的思想资源,独善其身之时,难免释儒不分,心性之学遂生。心学之症结,正在于此。古儒而至宋明儒而至新儒家,其政治视野愈下,其因也在此。
四、阳明心学的继承与发扬学派?
心学最早,是由南宋哲学家陆九渊在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后,创立的一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其核心就是“吾心即宇宙”,讲究的是以自己的认识为主要载体去认识世界。
后来明朝的王阳明继承了这一学说,并有所发展。由于王阳明的门徒众多,而且尤其重视教学,所以心学自他之后,便被称为“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感知”。这种感知的主要指向是自己,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自己对客观世界没有感知,那客观世界对自己也就没有意义。
五、阳明心学经典名句?
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3、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六、阳明心学的原文?
1、原文: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2、原文: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3、原文: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4、原文:大凡朋友须箴规指谪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5、原文: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6、原文: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7、原文: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8、原文: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9、原文:凡文过掩慝(tè),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10、原文: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1、原文: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耳。
12、原文: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13、原文: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4、原文:凡人忿懥(zhì),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15、原文: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
七、阳明心学的本质?
儒家研究重点是面向社会关系,即研究人心是儒家善心的重点。但是,儒家是在探索天地宇宙运动发展的自然规律前提条件下,研究人类社会的社会规律。这一点上,无论是朱熹的理学,还是王阳明的心学,都是一样的,即儒家是在自然和社会交错运动中探索人心,将人心放在道心的大背景下研究的,因为人首先是自然之子,再是社会之子。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种总和关系是在大历史背景下进行组合与竞合的。
儒家十六字心法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的种种意识、思虑、知识,即“人心”,放纵人心泛滥,社会就容易就恶的基因膨胀而受害。
王阳明的心学本质是道心。道心是一种无思无虑的先天状态,合乎天地规律,天然是天人合一;如果人们心态能时时刻刻处于无思无虑的先天状态,就能时时刻刻与天地合一,就能通晓天地间的所有道理,佛家所谓的‘定能生慧’,道心就是在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状态下一种圆融无碍的智慧。
人心思虑杂念众多,儒家提倡通过克己复礼,返回到无思无虑的先天状态,才能由人心变为道心。在心上下苦功夫,时时刻刻守着自己的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之后,就分辨念头是善是恶,恶的要祛除,善的要发扬光大。
如《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恶的念头损之又损,便能人心死,道心活。
如《易经》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念头越来越少,最终念头消失不见,心静到了极处,便是”寂然不动“,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感而遂通天下,通晓天地间所有道理。
王阳明才说天地间的所有道理,都由心上流出来,都是心的外相,心的反应。心如无色无相的镜子,不生不灭、不垢 不净、不增不减,才能感觉受善恶念头影响而自动分析善恶,自动为善去恶。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本质上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相通,在心上用功,祛除恶的念头,发扬善的念头,就是”格物“,恶的念头越来越少,动心起念皆是善,就是”致知’“,通过在心上“格物致知”,最终人心消,道心活,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阳明心学的本质,就是”道心“二字,即与天地日月、人间万物相通的真相与菩提
八、阳明心学精华推荐?
《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读《传习录》要注意这本书的时间跨度、这个时间跨度不仅是指问答时间的先后关系、同时也是阳明先生自身修习体悟在不同阶段的完整记录,比如龙场悟道为“心即理”、始提“知行合一”、后面提出“致良知”。先生针对不同的弟子的秉性,每句话都有其在特定语境和场景下的特定意思,如果不注重这些,往往是断章取义、失之千里。
02—《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全集》是研究阳明心学最全面的重要著作,包含《传习录》、公务书信、军事部署、诗歌著作、年谱等,是研究其心学思想、兵法、诗歌、传记等重要资料来源。同时也是一部个人奋斗史。纵观其一生实现,立功立言立德实现真三不朽的心路历程,对个人修身到事功极具励志意义。
03—
《王阳明详传》
《王阳明详传》是日本人高濑武次郎著,赵海涛译。内容详实、叙事生动丰富,是本可以详细了解阳明先生生平事迹的著作。
从此书中,可以看出阳明心学在日本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从东乡平八郎到今天的稻盛和夫,日本有清晰的文脉直指阳明心学,可以说日本人得到了知行合一的精髓,融合了武士道精神,但却抛弃了良知。
据说蒋介石也是在日本接触到的传习录,后来黄埔军校建成,人手一本。想必民国的心学热和这段历史有密切关系。
04—
《大学》《中庸》
不读《大学》看不懂《传习录》。不明《中庸》,懂了《传习录》也没用。
上文说过《传习录》是记录阳明先生和弟子之间的问答,以及来往书信的汇总,而古本《大学》就是他们讲课的教材,阳明先生有一篇非常有名的《大学问》,是当时只有真正入门并被认可的弟子才能看到的文章。所以看传习录一定要有本《大学》对照着看。
《中庸》为什么也是必读呢?因为这个是儒教心法,上承尧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下启阳明先生“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的心法,没有心法再精妙的武功也是花架子。
九、什么是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是《王阳明心学》的简称,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觉仁 。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阳明心学的神奇智慧精髓,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获得幸福完美的人生。
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王阳明创立阳明心学,参透世事人心,终成一代圣哲。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进攻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再造乾坤。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
十、王阳明心学书籍?
第一本是《传习录》 王阳明及弟子著
我以前在主讲《传习录》时把它列为《四书五经》之后最重要的哲学书籍,它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
第二本是《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 冈田武彦
本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写给大众的最全面、最丰富的王阳明通俗传记,也是最权威、最严谨的心学读本。
第三本是《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著
《王阳明全集》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第四本是《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 冯梦龙著
这是一本首次书写阳明先生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