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问答 > 正文

苏州二套房政策是什么?二套房怎么认定?

2024-10-20点击数: 编辑:

一、苏州二套房政策是什么?二套房怎么认定?

展开全部

目前,苏州二套房政策是什么样的?小编帮你解答。

1、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如在拟购房所在地房屋登记信息系统(含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系统)中其家庭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2、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 3、贷款人通过查询征信记录、面测、面谈(必要时居访)等形式的尽责调查,确信借款人家庭已有一套(及以上)住房的。

二套房认定标准:

1、首先是看是否曾有过贷款行为,对于以前曾全款买房或者向亲朋好友借钱买房的,向银行申请贷款购房时将视为第一套住房贷款;对于曾有过购房贷款的,再次申请贷款将视为第二套房。

2、以家庭为单位,即需要查询您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个人征信系统的贷款购房情况,如果其中有人曾有过贷款购房记录的,您申请贷款购房时也将视为第二套房。

3、包括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内。即如果以前申请的是公积金贷款或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再次申请贷款购房的将视为第二套房。但是如果以前申请的是个人商用房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其他商业性个人贷款品种,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将按照第一套住房贷款政策执行。

4、包括已结清和未结清贷款在内。即对于曾有过购置住房贷款记录的,无论其是否结清,再次申请贷款购置住房的,都将视为第二套房。

5、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

6、应借款人的申请或授权,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首府)城市及其他具备查询条件的城市房地产主管部门应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进行借款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查询,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3-06-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二、苏州买二套房有什么政策?

您好,如您是苏州户口,已拥有一套住宅的可以购买第二套,拥有二套及以上住宅的限制再购买。

如是外地户口,拥有一套住宅就不好再购买住宅了。

已家庭为单位已有一次贷款记录的再贷款一律算做二套房,二套房首付6成,利率上浮10%

三、疫情政策问答?

问: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是否可以申请缓缴医疗保险费?

答:可以缓缴医疗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中小企业,向税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允许企业缓缴医疗保险费。由税务部门负责将相关缓缴证明资料传递给医保部门,无需缴费企业上门办理。缓缴期间不作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待遇封锁,不影响参保职工的个人权益记录和待遇享受。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医疗保险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

问: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如何办理医疗保险业务?

答:疫情防控期间,医保经办机构提供“不见面办”服务,参保单位不用跑到经办窗口面对面办理相关业务,可以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渠道办理参保登记、缴费、停保等医保业务,如有疑问,还可以通过各地设立的企业复工复产医保服务专线,进行医保业务人工咨询和办理服务。

问: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给职工办理医保业务,有什么影响?

答:医保可延期办理,待遇不受影响。疫情防控期间,参保企业确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办理职工参保登记、缴费等医保经办业务的,允许企业医保业务“延期办”。待疫情结束后由用人单位申报,医保经办机构及时受理。逾期办理职工参保缴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记录。

问: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参保职工发生的医疗费用,企业或个人要承担吗?

答:对于按卫生健康部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确定的确诊或疑似企业参保职工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补助,实施综合保障。

问:参保职工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异地就医,会因为在异地就医降低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吗?

答:不会。参保职工如果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异地治疗的,实行先救治后结算,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不降低报销比例。

四、无锡二套房政策?

二套房的契税是3%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94号)的规定:

一、首套房缴纳规定如下:

1、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且该住房为家庭唯一住房的,所购普通商品住宅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下的,契税按照1%执行;

2、户型面积在90平方米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的,税率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为2%;

3、所购住宅户型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契税税率按照3%征收。

二、二套房缴纳规定如下:

购买非普通住房、二套及以上住房,以及商业投资性房产(商铺、办公写字楼、商务公寓等),均按照3%的税率征税。

本回答由 钻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提供

五、武汉二套房政策?

根据武汉市商品房限购政策规定,购买武汉二套房须符合以下规定:

1、武汉户籍可在武汉市购买第二套房。

2、在武汉市内个人或者家庭为单位,已购买1套住房(无论贷款结清与否),在限购区域买二套房,首付比例≥50%。

3、贷款买房时个人名下贷款已还清的情况下,二套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

非武汉市户籍买房规定:

(1)非武汉市户籍购房条件:非武汉市户籍购房需在武汉工作,且连续无间断缴纳武汉市社会保险2年以及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

(2)非武汉市户籍购买首套房:购房者需在武汉无房无贷,在限购区域购房,首付比例≥30%。且非武汉市户籍满足购房条件在武汉市限购区域内有且只能购买1套住房。

六、二套房改房政策?

夫妻两个人在拥有了两套房改房的同时,现在好像是要求必须退出一套才行。可能在此之前,夫妻两个人还没有结成夫妻关系,因此每个人都拥有一套房改房,但是在两个人结了婚之后,组成的同一个家庭,可能自己的名下就变成了两套房子改房,但是由于相关的政策要求,凡是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的家庭必须得是退出一套才行,而且是按照自己的当时补偿和现在补偿做对比,多余的一套退出来。

七、宁波镇海二套房政策?

12月10日,宁波市住建、资规、人民银行、银保监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补充通知》,对当前宁波市房地产调控措施进行进一步完善,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补充通知》从强化住房购买资格管控、加强购房合同更名及住房赠与交易管理、调整住房信贷首付比例等四方面对7月6日调控新政进行了补充完善。《补充通知》自12月11日起实施。

两类购买资格从严

《补充通知》要求,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满2年、离异单身满2年的购房人,按照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政策和无房家庭优先认购新建商品住房政策相关规定执行。

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宁波市未满2年,申请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须满足以下条件:父母双方在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行政区域(以下简称“市五区”)无住房;父母之一自购房之日起前三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4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含零申报)或者社会保险。

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海曙区、江北区、镇海区、北仑区、鄞州区、奉化区行政区域(以下简称“市六区”)未满2年,申请在市六区优先购买一套新建商品住房,须满足以下条件:父母双方在市六区内无住房;父母之一近三年内在市六区已连续缴纳24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

离异单身未满2年的购房人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或在市六区申请优先认购新建商品住房的,须满足以下条件:本市户籍购房人无住房,离异前家庭成员(配偶双方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在市五区只有一套或无住房的,可申请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非本市户籍购房人离异前家庭成员在市五区无住房,且购房人在购房之日起前三年内在本市已连续缴纳24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可申请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市六区户籍购房人离异前家庭成员在市六区无住房的,可申请无房家庭优先认购资格;非市六区户籍购房人离异前家庭成员在市六区无住房,且购房人在购房之日起前三年内在市六区已连续缴纳24个月及以上社会保险的,可申请市六区无房家庭优先认购资格。

八、湛江最新二套房政策?

湛江购买二套房的,那么房款的首付需要提高到50%-70%,并且二套房的贷款利率需要上浮15-20%,同时缴纳契税时,面积在90平以下的,契税按1.5%税率征收,面积在90-144平,契税按3%税率征收。如果是公积金购房的,那么购房条件就是首付只需支20%-30%。

九、武汉二套房社保政策?

套房认定,武汉政府明确规定了二套房是从家庭出发的,只要在家庭任意成员名下的房产都计入房屋套数中,而且二套房是采用认房又认贷的标准来认定的;

2、二套房贷款,申请商业购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在50%以上,房贷利率上浮20%,而申请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为40%以上,房贷利率上浮10%。

十、漳州二套房2021政策?

1、现在政策规定可以买二套房。但是要求其首付要到50%,贷款好像至今还没有限制;

2、具体的住建部、财政部与央行发布通知,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低首付款比例,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可以再次申请二套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购买住房的;

3、但是在公积金上有限制,其要求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好像是要满足人均二套房公积金贷款好像是要满足人均居住面积小于29.4平米,公积金贷款首付60%以上。小于29.4平米,公积金贷款首付60%以上。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