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吃素都包括哪些食物
2022-12-11点击数: 编辑:
一、佛教吃素都包括哪些食物
平常人理解的吃素与佛教的吃素,是有所区别的。
平常人理解的吃素,是指植物类的食品。现代人,胡吃海喝,吃出了一身病,比如三高,还有,医生给老年人的建议,都说少吃脂肪类肉食,不吃动物内脏。有些人以为吃肉才有营养,吃什么补什么,实际上,素食如果品种搭配均衡,营养是有保障的。相反,肉类食品有很多是垃圾食品,比如猪肉、鸡鸭、鱼等,大多是喂含激素的饲料,还有打针喂药,甚至有的为了防止其繁殖而喂避孕药。再说,有科学研究,动物在被宰杀的时候,会分泌毒素。很多上市的食品,喂养周期也很短,比如猪肉,以往自然生长要近一年才出栏,现在两三个月就出栏。炸鸡的食材,鸡还没长毛就出栏。等等。所以,为了健康,还是提倡素食。
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除了不吃荤腥的,还有不吃五辛。佛教中五辛食物有两种说法:1、指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种。2、指蒜、葱、兴渠、韭、薤等五种。
有的人吃蛋奶素。就是不吃动物的肉。这也是一种方便。也是有争议的。一种观点认为,蛋奶是动物的附属品,还有一种观念认为,受精蛋是有生命的,从佛教观念来讲,就是受精过程中,就有神识入胎。所以,吃受精蛋也算杀生,类似于人类堕胎。还有的人认为,蛋奶不属于植物,有腥味,所以不吃。
素食就是没有荤腥。荤:植物的,韭菜,葱。葱头。头。大蒜。这些增加欲望和引起口臭的植物。腥:肉类。导致杀生而得来的食物。除了这些,叫做素食。
素食种类太多了 除了五辛肉蛋奶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素食了。
二、佛教斋菜书籍
斋菜书籍挺多的《两个素食者的创意厨房》、《小白素食记录》、《贝太厨房:幸福素食》、《天天食谱:素食配餐与营养食谱》、《素食小煮意》、《舌尖上的素食养生――汤粥、蒸煮、焖烧》、《新手下厨房:我家的小清新素食》、《和星云大师一起吃饭:佛光山寺典座的60道料理》、《经典素食名人厨房:从佛陀到摇滚披头士的自然饮食》、《素食妈妈欢喜坐月子》
一般素食菜谱就可以,不用放五腥
三、寺院菜代表菜
中国民间素食风俗,早在先秦时就有了。佛都传入我国,汉族僧侣“持斋吃素”,寺院素食烹饪发展起来,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别树一帜,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
寺院僧人平日汪刖酱瓜、腌萝卜过粥,午餐吃黄米饭、大烩菜,逢到“佛欢喜日”(佛教节日)办素席,吃香粳米饭。寺院的厨房,称为斋厨、香积厨,除管和尚们的膳食外,还要为各地接踵而来的行脚僧解决就餐问题;香火旺盛的寺院,常年进香拜佛的施主、香客很多,寺院要为他们供茶供饭,这样,促使斋厨素食烹调日趋讲究。
梁武帝时,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春芽、烧春菇和白莲汤(甜食),制作精美,是佛门子弟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及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豆油皮包好煎成的。
宋元至明清,寺院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许多菜肴,以荤托素,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略有一点相近。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可以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可以用绿豆粉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胡萝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厨师的巧思和手艺满足了人们饮食情趣上的需要。当然佛教中也有反对素菜荤名的,认为这样是犯了“意杀戒”,因而称素鱼为“如意”,称素香肠为“玛瑙卷”。
寺院素菜中的一种名菜“罗汉斋”,是用十八种原料做成的,喻意对佛教十八罗汉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是用共菇、口蘑、香菇、鲜蘑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胡萝卜、川竹笋、冬笋、竹笋尖、腐竹、油面筋、黑木耳、金针菜加调料做成的,外形丰肥,吃口清鲜,可以大鸡鸭鱼肉之味相媲美。此外,扬州大明寺的“笋炒鳝丝”(主料香菇)、重庆慈云寺的“回锅腊肉”(主料面筋)等均属素斋中的名菜,其形、色、味和质感都可乱真。
寺院素菜在民间很受欢迎。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先做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腌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寺院的素什锦早已成为江南人家的家常菜寺院菜,也称斋食。即指佛教和道教等的素菜。佛教和道教,都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盛极一时。特别是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经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流传极广,寺院遍布全国各地。许多佛寺道观占有大量庙产,他们的方丈,长老虽行斋戒,不食荤腥,却十分讲究素食,这就产生了寺院菜。人们比较熟悉的“素鸡”,“素鸭”,“素火腿”等等,以至“全素席”,便是来源于寺院菜。
四、斋菜到底是指哪些?
不沾荤腥的食物。例如腌萝卜、大烩菜、香菇、鲜蘑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川竹笋、冬笋、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
寺院菜,也称斋食。即指佛教和道教等的素菜。佛教和道教,都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盛极一时。特别是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之后,经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流传极广,寺院遍布全国各地。
许多佛寺道观占有大量庙产,他们的方丈,长老虽行斋戒,不食荤腥,却十分讲究素食,这就产生了寺院菜。现在人们比较熟悉的“素鸡”,“素鸭”,“素火腿”等等,以至“全素席”,便是来源于寺院菜。
扩展资料
斋菜主料的可选性和局限性决定了调料举足轻重的作用。素宴的烹饪一般用精炼花生油、色拉油、植物牛油和植物黄油等。光是醋便有10来种不同的口味:香醋、白醋、陈醋、纯粮米醋、大红浙醋、苹果醋、甜醋、香脂醋等。
酱也很讲究,有各种辣酱、果酱、甜面酱以及豆瓣酱、腐乳酱等。斋菜中甚至还引进了一些西餐用的调味品,如番茄酱、番茄沙司、辣酱油、咖喱酱(粉)等来做各式冷热菜肴,至于各种果酱早已成为常用品。
“斋”是和“荤”“腥”相对的。
其实,最早的荤不是指肉,你可以从字上看出来,荤腥应该分开看,荤是指葱、蒜、姜之类,腥是指肉
早在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没有规定不准吃肉,只是规定不准喝酒和吃葱、蒜、姜之类,后来的人为了戒掉僧人对肉的执着,就加了这个,也和杀生有点关系吧.佛教是经过多次改良的,中国的大乘佛教的戒律比起原始的佛教,戒条要多很多,因为他们讲以戒为师。
用豆制品,还有面筋,和各种蔬菜菜做成的斋菜,各式各样的,有的很像荤菜的模样,要做出型的话比真正的荤菜要麻烦得多,不过很好吃哦,呵呵
做菜不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