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食 > 正文

定远县名胜古迹有哪些?

2024-01-11点击数: 编辑:

1、虞姬墓

虞姬墓,又名嗟虞墩,位于定远县城南30公里的二龙乡潭村。墓系一较大土堆,椭圆形,顶分三半,底部直径约69米,高约29米,墓的北沿于1958年被挖掉一部分,墓上草被称为美人草。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为“西楚霸王虞姬之墓”,横批为“巾帼千秋”,对联为“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伴黄昏。”

2、令狐山

令狐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定远县藕塘镇东南的皇甫山西麓,东依将军峰、西接东园民居、面连营盘山、北滨大沙河,与藕塘老街隔水相望。总面积3300亩,海拔94米,景色宜人,分为四个景区:清流湖景区,塔山景区,南苑景区,东湖景区。集湖光山色、流水、花卉、果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融宝塔、寺庙、诗词瀚墨和现代建筑等人文景观于一身的多功能生态型的国家森林公园。相传汉代,令狐山上就建有寺庙;唐宗相继增建子伯祠、碧霞宫、庙宇辉弘、香火颇盛。千百年来,农历每年三月十五,碧霞元君(俗称黑奶奶)神座前,络绎不绝的八方香客,顶礼膜拜。东汉楚相令狐子伯,少年避难读书于此,其称相后为酬谢藕塘父老和僧人教养之恩,于庙后山巅兴建七级浮屠,名曰“文峰塔”,后人为怀念子伯而易名“令狐塔”。景色宜人的环境,令许多文人墨客驻足留连,呤诗作赋。

3、中九华寺

清《定远县志》载:“中九华寺,位于定远县城西北六十里的五峰山麓,霸王别处。”中九华寺,又名五峰禅院,系南北朝时宗本僧修建。因毁于兵燹,宋时重建。明朝诗人王哀登中九华寺时题诗一首:“偶经栖佛地,碧草冷云峰,梵宇清尘虑,龙宫起拜容,拈花初见月,隔水忽闻钟。独坐山房静,潜风度竹松。”

现中九华胜地有一高2.4米,宽0.8米的青石碑。据考察,中九华寺, 是阴陵古城周围诸多庙群中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一座古刹。寺前有“灵润殿”,寺后有“霸王寨”,与霸王寨隔水相望的有“虞姬祠”,相传当年项羽垓下败逃,渡淮后驻于此。寺左侧有水月庵,山腰有明泉、楚泉、汉泉、珍珠泉。泉溪突突,清澈见底,大旱不涸。

4、金山滴水寺

金山滴水寺庙位于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大金山深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该寺与凤阳禅窟寺,定远莫邪寺等齐名,系中九华系列文化中心之一。金山滴水寺遗址所在地海拔100—400米,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并且有山泉、水库,山青水秀,周边山体相连,原生植被保护较为完整。千百年来,香火旺盛。

5、定远红石峡

定远县拂晓乡境内有一座山叫大洪山,又名大横山,山高海拔234米。其山东南处有一处特殊地貌——“丹霞地貌”,面积约2平方公里。定远“丹霞地貌”为华东地区少有、安徽独一无二,整片地貌形状各异,如黄山的72峰。色泽呈赭红色,结构非土非砂亦非岩石,又似乎兼而有之。有的地方因长年风吹日晒,显得板结、坚硬,叩之有声;有的地段被岁月的凿刀雕刻成某些物体形状。愈往上攀,沟壁愈松软。每有山洪冲击,山体还会继续垮塌、剥落,使“红沙沟”向前向上伸延。山坡的另一面剥脱了所有的植被,敞露出丹红色的山体,充满了野性和粗犷之姿,犹如“赤壁”。

6、炉桥古镇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东距县城45公里。炉桥镇历史悠久。自秦汉前就是冶水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因冶水所经,故日:“冶溪”。汉末曹操兵进东吴,曾在此地建百余炉铸造兵器,因炉旁有桥,故名“百炉桥”,后简称炉桥,该镇古乃形胜之地,离山障于左,冶水(窑河古名)环于右,重冈屏于前,长淮襟于后。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曾为古战场和古代商贾巨埠,素有“小南京”之称。前清时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会馆,众商云集,市井繁荣。风景尢以“重桥月夜”、“淮浦归帆”、“凤领晴岚”、“西郊柳浪”等著称。炉桥镇建制至今约1800年多年历史。

7、定远县简介

定远县,位于江淮中部,安徽省东部。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近入、,远融。定远总面积2998 平方公里,辖16镇6乡,是皖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

定远古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中国南北要冲。、淮南铁路贯穿境内,横跨境内。定远素以农业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1996--2009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11年获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1] 、全国石膏资源大县,全国百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安徽三大化工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