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食 > 正文

马扎子为什么叫马扎子?

2024-05-10点击数: 编辑:

  马扎子也叫马扎。马扎属于中国传统手工工艺制品。是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作为支架,上面绷帆布或麻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 “马扎”俗名撑板凳、杌扎,东周——春秋时期发源于齐国故都,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  名称由来:  “马扎”又称“马闸”“马札(zhá)”,也叫“马扎子”“马杌(wù)子”。它是一种腿交叉,面上绷着帆布或绳子、皮条之类,可以合拢、便于携带的小凳子。(“杌”本指砍树剩余的桩子,《集韵》:“杌,刊余木。”)很多地方都把小矮凳叫“马杌子”、“小杌子”,细想一下还真是贴切形象。“杌子”也叫“杌床”。为什么明明是凳子却要叫“床”呢?这又引出一点儿“逸事”。  据专家说,“马扎”也好“杌床”也好,原非汉人老祖宗的发明,实际上都与北方少数民族有关。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大多都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那时被称为“胡人”。这种腿交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的坐具,正是适应骑马游牧生活而产生的。它最早的名称就叫“胡床”。“杌床”、“马杌床”、“马扎”都是后来汉人给起的名子。汉代以前,中原习俗席地而坐,故家具都是比较低的,只有案几而无桌。据史籍记载,大约东汉末年,胡人的“胡床”就传入到中原。《后汉书 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京都贵戚皆竞为之。”宋人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文:“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是“胡床即马扎说”最坚定的拥趸者。(马先生的粉丝都自称“马扎儿”,他们网上的部落名叫“永远的马扎儿”。)许嘉璐副委员长也认定,“‘胡床’可以折叠……类似现代的马扎、折叠椅。”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唐淮安靖王李寿石椁内壁侍女图中,至少有三位手持“胡床”,其状与今之“马扎”别无二致,可为一证。而且侍女们持“胡床”或手拿或单臂挎非常方便,当年“胡人”马上马下随取随用似如所见。  后来汉人将“胡床”称之为“杌床”,应是从“形象”考虑,矮小、似树桩。称之为“马扎”,有人解释:其一,来自“胡人”“马上”;其二“扎”,取其“马背”上“扎捆”的东西。“扎”:捆绑缠束,拴系也。而“札”,从木,扎声,本义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说文》:“札,牒也。”古代公文也泛称“札子”。“札”还有“书写”的意思,如“札记”。  现在大家约定俗成地都使用“马扎”而不用“马札”。其实,“胡人、马背、扎捆说”的理据性我看不甚确凿。窃以为“马扎”是“倚声求字”的可能性更大。“马扎”还叫“马闸”“马札”。“闸”显然是“记音”不太可能“表意”。“札”,音zhá,本义是“针刺”(明 沈仕《题情》有句云:“是谁偷札破窗纱,透东风一丝寒峭。”),再如“札青”(在手臂上刺花并涂以颜色)。但是“札”还有一义作“书写”解。比如旧时官府上级下达给下级的公文称“札付、札文”。而且“札记”从前也写作“札记”。有趣的是,“札”字还有一解作“驻扎”,宋 陈规《守城录》:“彦周又自随州领人马至府城下,围绕札寨”,“札”同“扎”。由此看来,“札”“闸”“扎”“札”恐怕皆“借音”也。只是依据“约定俗成”,我们还是使用“马扎”为好。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