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食 > 正文

湘菜酒席五圆整鸡做法

2024-05-12点击数: 编辑:

一、湘菜酒席五圆整鸡做法

嫩母鸡1只(约1250克),桂圆、荔枝、黑枣各12粒,莲子肉乃克,冰糖50克,胡椒粉、精盐等适量。 【做法】 母鸡宰杀后去毛、内脏等,放入汤锅内煮3分钟后捞出,用冷水洗净,去嘴尖、脚瓜,切掉下颔和尾臊,砸断腿骨待用。桂圆、荔枝去壳,莲子去皮、心,黑枣洗净,与鸡同时放入瓦钵内,加冰糖、精盐、清水(750毫升)上笼蒸约2小时,再放入洗净的枸杞子,蒸5分钟后取出,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

二、湘菜都有哪些名菜?

湘菜简称湖南菜,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逐步发展成为颇负盛名的地方菜系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物产,湘菜在选料方面提供了物质条件。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为基调的三种地方风味组成。湘江流域菜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其中以长沙为主,讲究菜肴内涵的精当和外形的美观,色、香、味、器、质和谐的统一,因而成为湘菜的主流。洞庭湖区菜以常德、岳阳两地为主,擅长制作河鲜水禽;湘西地区菜则由湘西、湘北的民族风味菜组成,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 湘菜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就菜式而言,既有乡土风味的民间菜式,经济方便的大众菜式;也有讲究实惠的筵席菜式,格调高雅的宴会菜式;还有味道随意的家常菜式和疗疾健身的药膳菜式。据有关方面统计,湖南现有不同品味的地方菜和风味名菜达800多个。 湘菜的基本刀法有十几种之多。厨师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手法娴熟,因料而异,具体运用,演化参合,切批斩剁,游刃有余。使菜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整鸡剥皮,盛水不漏,瓜盅“载宝”,形态逼真,常令人击掌叫绝,叹为观止。 湘菜历来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 湘菜的烹调方法历史悠久,到现在已经形成几十种烹调方法,在热烹、冷制、甜调三大类烹调技法中,每类技法少则几种,多的有几十种。相对而言,湘菜的煨 \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 \,原汁原味。有的菜晶莹醇厚,有的菜汁纯滋养,有的菜软糯浓郁,有的菜酥烂鲜香,许多煨 \出来的菜肴,成为湘菜中的名馔佳品。 著名的菜肴有: 腊味合蒸 东安子鸡 麻辣子鸡 红煨鱼翅 汤泡肚 冰糖湘莲 金钱鱼 东安子鸡 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人就开始烹制东安鸡,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此菜造型美观,色泽鲜艳,营养丰富,具有香、辣、麻、酸、甜、脆、嫩等特点。

三、湘菜里有那几道名菜?

东安仔鸡,金钱鱼,毛家红烧肉,潇湘猪手,干锅毛豆猪尾,剁椒鱼头,冰糖湘莲,传统全家福菜,红煨甲鱼

四、谁能介绍一下几个经典湘菜的做法

经典湘菜——香辣虾的做法

风味特色:

从一开始的香辣蟹,到现在衍生出来的香辣虾、香辣田螺,在大江南北都成为餐桌上的宠儿,就连被外省人一致认为不能吃辣的广东人,也开始大张旗鼓地吃起香辣料理来。香辣虾的精髓在于其肉质和炒制时的调味。汁浓、麻辣味浓的香辣虾,肉质紧韧爽脆,加上多种特制香料的调和,让人回味。

原料:

明虾500克,蒜子25克,去籽子弹头泡椒25克。

调料:盐5克、味精2克、白糖3克、香辣油40克、色拉油2500克、油酥花生碎、熟芝麻各25克、香葱15克、鸡粉2克。

制作方法:

(1)明虾洗净,去须,背部开刀去沙线。

(2)锅内下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时,下入明虾,炸约1分钟,炸至外焦里嫩时捞出。

(3)另起锅加色拉油烧至四成热,下蒜子炸透,下入香辣油、泡椒,翻炒几秒后放入炸好的虾,加盐、味精、白糖、鸡粉、花生碎、芝麻调味,翻炒均匀,装盘、撒香葱即可。

制作关键:

(1)制作香辣虾选料是关键,虾必须新鲜,可用活明虾或基围虾,也可以选用冰鲜明虾。若选用冰鲜明虾,要用皮薄(皮厚的发黑)、虾脑少、肉饱满的,因为皮厚则炸不酥,有虾脑的头易炸掉且太费油,而肉不饱满的炸出来发柴。

(2)选用冰鲜明虾时,解冻不当也会影响菜的质量。不要将虾暴露在空气中自然解冻,否则头部发黑。正确的方法是将虾浸在水中,用流水小流量冲至化开。

(3)选用泡椒的要肉厚、颜色红亮,最好是子弹头泡椒,以保证菜的口味醇厚香辣。

(4)明虾过油炸时要控制好油温、油量。油量控制在虾的4—5倍,油温以六至七成热、微冒青烟为好。因为油温太高容易将虾炸焦,而太低则虾皮炸不脆。炸至虾刚飘起来就捞出,不可时间太长。

(5)熬制香辣油时,不要用过多香味太浓的香料(如草果、肉蔻),突出香茅、孜然味。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