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食 > 正文

听说成都有个名叫蜀杏美食汇的美食城,具体在什么位置呀,为什么找不到呢?

2022-04-11点击数: 编辑:

就在中坝地铁站,好像要开业了,那天路过看到一眼

在中坝地铁站出口处呢,很好找的,就是盒马的入口的旁边就是呢,我哪天和朋友去中铁西城正好看见了,不过还没开业,估计下个月就要开业了

为什么说“好酒”更有创造力?

成都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到成都第二天,经过一夜梦境的磨合,和这座城市少了些许局促,陌生感也消弭许多。

和一个城市融合的最好方式是忙碌,当然这次出差因为部分原因,并没有让人失望,能够从熟悉的精神状态下,迅速拉近和这个城市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旅游,随着时间的推进都如初见,看什么都有新鲜模样,而旅游之外的精神状态则找不到这样的感觉。

(成都美食汇)

我始终坚信,融合一个城市,和认识一个城市是两回事。认识一个城市必须要从美食开始,因为美食里藏着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理念,还有城市气质及城市人的生存哲学。

作为美食之都,成都的小吃可谓是全国知名而那些老字号的美食更是分布在东西南北的小巷里。因为民国这里曾短暂作为后方要地,所以为这座城市带来许多众家美食,然而,随着时代的进化,成都俨然用火锅掩盖了外来美食文化的光芒,而且川菜因为火锅的存在,简单直接的“吃”理念,走向中国街头行尾,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中在大江南北生命力最强的菜系。网上说成都美食很多,稍微罗列一下,如耗子洞张鸭子、无字号牛肉、纯阳馆的面、文殊院的宫廷桃酥、长顺街的奇香花生等,这些店有着最老成都的味道有着成都人的记忆,当然如此多的美食都只能听闻,却不能去寻味,多少有些遗憾。

当然,美食更多时候起到的是桥梁作用,传递一种信息,让你和城市迅速建立连接。所以,美中不足后,有其他美食未尝不可。成都最大味觉是辣,而川派白酒的口感和美食不谋而合。四川人嗜辣,众人皆知,因为地域气候原因,让辣成为他们美食中调节身体湿气的重要手段,而就是这个“辣”字让川派美食和美酒和别的地区瞬间泾渭分明,这或许也是他们生存环境教会他们的生存哲念之一,简单直接。

(火辣辣的川派美食)

作为中国白酒两大流派,抑或可以说是中国两大美食流派衍生部分,川派白酒和苏派白酒区别很大,尤其近年来一直以“绵柔”口味深得政商精英喜爱的洋河酒,虽然都是浓香一脉,但是洋河却有着起于浓香,显赫于“绵柔”的轨迹。通过地域文化的优势和理念,别于川派的“辣”,转化为苏派文化的“绵柔”,这也是两大美食以及文化流派主导下的美酒,泾渭分明的根本所在。

这两种味觉既有文化的差异,也有时代的差异。过去人们多以体力活居多,所以需要够辣有劲度数高的烈酒去缓解疲劳,这个时期,无疑川派浓香成为了白酒市场的主流。随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的深入、机械更多运用到工作中,体力劳动在工作中占比下降,转而是文化劳作攀升,也为白酒行业带来了蝴蝶效应,那就是人们体力劳动在工作中占比下降,从而带来人们对白酒口感上的需求转变,从以前浓烈爆辣有劲的口感,转向容易下咽的绵柔型口感,伴随着洋河“绵柔”口感的强势崛起,到如今,在四川地区强势品牌五粮液、金六福等品牌开始跟风绵柔酒。

同时,消费人群的转变。从许多80后、90后消费习惯来看,也是年轻一代对白酒口感需求的转变。年轻一代是懂得生活的一代,他们更讲究舒适和享受,也对自己喜好有着明显的取舍,这就和以前老一辈接触白酒起初困境,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自由惬意成为这一代年轻人最大的标签)

众所周知,人的口腔和食道以及肠胃,受到高浓度酒精的刺激会出现不适,这和美食不同,美食的“辣”刺激味蕾后,能够巧妙的在唾液的中和下,在舌尖绽放出味觉享受,同时后过程借助消化液稀释,“辣”刺激会有所缓解。而高浓度、刺激性的酒则无法在消化液以及唾液稀释下缓解这种持续性刺激,所有对味觉刺激会随着酒的摄入量呈持续上升态势。

老一辈面对烈酒这个问题的时候,一是因为前面说的体力活因素,内心有着这样对高度以及爆辣白酒的渴望,其次他们那个时代生存哲学是“慢慢就习惯”了,这样也给了许多“辣”一点白酒足够时间培养用户习惯。现在则不同,年轻人如果初次接触不上喜欢的感觉,可能就不愿意再次尝试。就如同两个时代的恋爱观一样,老一辈可以接受包办婚姻或者相亲姻缘,即使以后生活中有些许不开心、不喜欢,也会继续在一起,慢慢接触从而有了先结婚再培养感情的模式,而现在年轻人更崇尚的是自由恋爱,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所以抓住年轻人“第一口”很重要,这就让苏派“绵柔”具有了川派浓香“辣”有了不一样“初体验”。

而且核心的是背后的文化理念,即味觉联想。“辣”可以说就是一种味,一种简单直接的味觉,一切关于“酒”的美好联想,在舒缓“辣”的口感时,都会忘到九霄云外,只有一醉方休的酣畅。而““绵柔”不仅是味觉上的体现,也能带来“文化”维度的爆发力,“绵柔”是儒家文化重要理念,是千百年来士子文人处世哲学,其次味蕾在“不辣不烈”口感“氤氲”之下,可以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疏狂,也可以有“今宵酒醒何处”的柔情,有“举杯邀明月”的烂漫,有“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潇洒,一杯酒之中给想象力无尽舒展空间。

一杯好酒,衍生的万千韵味,其实在于口感的“低调”上。美酒是美食的佐助,不会喧宾夺主,夺取美食的味蕾享受;其次就是文化上,美酒不会用强势的“困囿”饮酒人想象力,古代以宋元为界,之前中国文人饮酒之后,短篇文学作品(诸如诗和词,许多璀璨名篇都是酒后即兴文学)有着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而元之后,短篇文学作品(虽有元曲,却已深藏元杂剧中,成为辞藻堆砌,已非酒后即兴文学主体,也鲜有璀璨的名篇诞生)的创造力相应下降,有人说是“文学形式”的转变以及文学形式顶峰之后带来的式微效应。不过,在白酒行业有人曾提出过,因为元朝开始酒向“辣”和“烈性”转变,从而捆绑了许多文学创作者的“创造力”的论调。或许白酒没有如此巨大能量,细想之下却又有几分道理。

当然,关于美酒或许说的有点远,毕竟成都的美食真的很赞,尤其火锅里的。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