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成都人爱吃辣?
2022-04-14点击数: 编辑:
说起辣,成都人脸上总会露出唯吾独尊的神情,仅是四川和重庆地区,就足有一亿人吃辣。四川、成都的辣是麻辣,有了花椒的掺和,辣得很有层次。代表作:干辣椒、辣椒面、红油、
在无需辛辣香料祛除腥膻的情况下,必须是日照少,冬季寒冷,气候潮湿,才会因为祛寒湿方面的需求而养成吃辛辣香料的习惯。此阴、冷、湿为食辣三要件,缺一不可,而长江中上游的食辣地区,往往太阳辐射较少,而且山多雾大,冬季冷湿,是当然的重辣区,而北方微辣区冬季虽冷却日照强烈,大部分内陆较为干燥,因此辛辣取向较重辣区弱得多,至于东南沿海地区,虽然湿度大但冬季温暖,且日照较为强烈,因此没有食辣需求。
四川人吃辣椒讲求收敛和中庸,将其炸香或放糖,收敛辣味而有余味,犹如专家所称的做到了辣而不燥,辣得有层次,辣得适口,辣得舒服,辣得有韵味。作为四大菜系之一,川菜在世界和全国的影响,可能最大且悠久。“辣不辣,家乡人”,吃辣成为鉴别四川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了。
从吃法进行考察。我发现川人食辣确与人不同,皆要讲究个麻——辣,又麻又辣。吃麻本身也是勇敢行为,那花椒的麻有若千万个小蚁子一齐咬舌头上的味蕾,直咬得人心乱如麻,汗流如麻,眼花如麻……无麻不成菜,无辣不成席的川之辣士,过人之处在于麻啊。忽然,我有一个顿悟,我明白了,川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吃辣椒明星,皆在于这个麻字。花椒之麻属于油性,且是一种挥发性的油性,所以成分极轻,往往都浮于汤的表层,川人第一筷或第一匙,都是麻的东西,入口迅即在口腔布了一层麻,使整个口腔的神经末梢处于麻痹状态,像手术前给术者打一针杜冷丁……再吃辣椒,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就是吃智利的红指天椒也没有事。 可以肯定川人吃辣椒,必须麻辣,如果在吃辣前先夺了川人的麻,那就等于废了川人一半吃辣的武功。为了证实这个发现,我专门找了一个朝天椒来,先嚼五粒花椒,咬一口辣椒,辣;再嚼五粒花椒,咬一口辣椒,辣味减轻;再嚼五粒花椒,咬一口辣椒,辣味再减轻……据说,如果嚼刚采摘下来的鲜花椒十粒,吃再辣的辣椒都没有辣味。
川人使用辣椒有时作为主料,有时作为配料,然而更多时候是作为调料使用。光是鲜红辣椒的加工制品种类之多,即可堪称全国之冠。常见的有干辣椒、辣椒面(即干辣椒磨碎而成的粉)、豆瓣酱、泡辣椒、水红辣椒、熟油辣椒、辣椒油、糍粑辣椒等。厨师往往根据不同的菜式选择使用不同的辣椒调味品。如鱼香味,离不了泡红辣椒,因为它除了具有辣椒素而外,还有四川泡菜的特殊香味。做家常味,就必须使用四川特产的郫县豆瓣,这种豆瓣酱味纯正而鲜香。又如宫保鸡丁、陈皮鸡等,就非用于辣椒不可,因干辣椒的香辣味经炝入主料后给人辣而不烈的感觉,回味悠长。再如著名的麻婆豆腐,则需同时使用郫县豆瓣和辣椒面,将二者的长处集中于一道菜,使其色香味的特色更加突出。
四川人虽然以吃辣出名,但他们接触辣椒却要晚得多。直到乾隆14年(1749)在成都郊区大邑县的县志中,第一次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荤菜类:秦椒,又名海椒。”这比湖南迟半个世纪以上,但四川的吃辣习俗却几乎与湖南同时普及。四川人保持传统的嗜麻习惯的同时,又把辣味加入了饮食。番椒在四川地区称海椒的最多,辣椒和辣子次之,而辣子其实也是湖南人发明的称呼,这似乎证明了四川辣椒的主要来路与清初的人口迁徙有关。到嘉庆年间,在四川金堂、华阳、温江、崇宁、射洪、洪雅、成都、江安、南溪、郫县、夹江、犍为等县志及汉州、资州州志中都有了辣椒记载,辣椒的广泛分布证明它在川人的饮食习惯中地位日重。
中国辣椒的分布没有正史记载,因此到底有多少种,也是无从考证,但中国的辣椒种类繁多,这次就找来一些最常见的辣椒,与大家分享。
二金条 是成都人最爱的辣椒,细长如手指的它,无论是青色时的清香,还是火红时的鲜辣,都不可错过,可惜在东南一带很难买到正宗的二金条。 小米椒 也叫野山椒,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为橙黄色,辣度很高,常用来制成泡椒,辣中带点酸,风味妙极了彩椒 也叫灯笼椒,是少数几种不以辣闻名的辣椒,它果大肉厚,甜中微辛,汁多甜脆,生吃也很好吃朝天椒 其实是所有朝上生长的辣椒的统称,它果小但辣度非常高、易风干,所以经常用来做干辣椒黄灯笼椒也叫皇帝椒,是海南的特产,别看它长得漂亮,这种辣椒其实特别辣,味道也特别鲜美,经常被做成辣椒酱,但最重要的是吃了不上火哦青椒 这东南地区特有的长得“歪瓜裂枣”的青椒口感清甜,非常适合凉拌。而那些长相齐整的青椒,有时却会辣到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