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问答 > 正文

人人都是食神原文?

2023-02-08点击数: 编辑:

《人人都是食神》(原文)

作者:摩登中产

从不缺钢筋水泥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

江南作家陆文夫,温和儒雅,大半生都守在苏州,文坛人称“陆苏州”。

动荡年代,他爬上南京灵谷塔塔顶,意欲轻生,塔下松涛如潮,又让他犹豫:我不相信人间会这样,要不再看看?

1983年,他写了部讽刺小说,名叫《美食家》,调侃好吃之徒被封为品鉴名家。

小说在《收获》发表,意外走红全国,人们没深究讽刺,反被书中美食勾起无穷食欲。

美食家一词被词典收录,成为正规汉语常用词。

《美食家》出书后,一口气翻译成英法德多个版本,仅在巴黎就卖出十万多册。

欧美借此观察中国:一个文明的复苏,征兆之一就是对生活味道的追求。

名声大噪后,陆文夫本人也被封为美食家鼻祖,所到之处,厨子们诚惶诚恐。

陆文夫也确有大家风范,他请冯骥才吃饭,故意用鲜汤收尾,清则爽口,可解油腻,鲜则缠舌,能存余味。

美食家风潮愈演愈烈,小说发表当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烹饪大赛,各省层层选拔了83位高手赴京献艺。

决赛最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参赛菜肴结集成中华名菜谱,像武林秘籍般传遍全国。

著名学者王世襄是比赛评委之一,他另外一个著名身份是“吃主儿”。

多年后,他儿子出书解释称,美食家是见多识广,而吃主儿必须会点会买会做会吃。

当年,王世襄为一口蘑菇,能从菜市场一路暗访到永定河,希望能发现采蘑人的秘密路线。

为求食材新鲜,老爷子常年清晨守在朝阳菜市场门口,和众多保姆厨子挤在一处,只求第一批冲入市场。

有人问他是谁家厨子,当时他在故宫研究文物,便答故宫,众人惊叹不已。

汪曾祺在《学人谈吃》中记录王世襄对味道的执着:王世襄去友人家做菜,主料、配料、酱油、黄酒全是自带。

还有一次,他用自行车自带了一张八仙桌。

晚年,王世襄已戴假牙,但依然让儿子帮买不带骨的小笋鸡。肯德基刚出现不久,老人一口气囤了24个圣代。

对味道的追求,让整个时代变得生动,美食感召下,全民皆是饕餮之徒。

掌控着九十年代笑声的梁左,外出赴宴,顿顿都吃得眉飞色舞酣畅淋漓。

王朔分析他是在报复下乡时的饥饿岁月。而英达观察半天只学会,好吃的要双份。

1999年,媒体人黄珂在北京望京家中摆流水席,他家门牌望京607,成为文化圈食客们的心中圣地。

流水席名气越来越大,陌生食客不请自来,富翁明星、诗人画家、学生公务员素不相识同桌共饮,只求滋味。

某年过年,开电梯小姑娘说,十多天内,赴宴者已过千人。

流水席一办就是十余年,去过黄家的人,自谓为黄客,而黄珂得名“望京孟尝君”。

黄珂偶尔会亲自下厨,操刀招牌的黄氏牛肉。

大部分时间,他喜欢坐在首席,安静地看众生大快朵颐。

他说,人生不可无盐味。

1987年,第一届中国美食节,在北广读研的陈晓卿,担当美食节目的摄影师。

他跟着摄制组在京城大吃四方,有灯光师不识鱼翅,说“我不吃粉丝”,陈晓卿跟着众人一起嘲笑,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

美食节后,陈晓卿很快沦为好吃之徒,四处搜寻隐蔽小馆,常被朋友当成行走的美食地图。

早年读书时,他喜欢从四环外坐公交去二环内一家延吉餐厅吃朝鲜冷面。

隆冬雪夜,吃面归来,冷风吹过,寒气与辣意在口中迷幻交织,这滋味让他颤抖着迷:

“坐109路,我会high到东大桥,赶上112路,我能high到十里堡。”

后来,他领心仪女孩来吃冷面,女孩感叹难吃,“当时你就知道你跟她是不可能过一辈子的”。

人生不过几段滋味,滋味缠着记忆,滋味也连着家乡。

一次,有维修小哥到陈晓卿家修空调。

陈晓卿套近乎,聊小哥老家的张海迪没反应。

提起当地一名厨朋友,小哥顿时兴奋,开心地免掉上门费,“那厨子可是我们县骄傲,靠厨艺打败过外国人,是民族英雄”。

陈晓卿认识几位NHK中文播音员,他们从北京赴东京已数十年。

播音员平日淡定严肃,一提北京吃食便激动难耐,“只要听到北京稻香村酥皮饼,能昏过去”。

每次回国出差,几人必到稻香村抢购,有人一口气买16斤酥皮点心,两天就能吃完。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是公认的香港食神。他尝遍人间美味,记忆最深的,却是小时吃的生蟹。

灯光下,母亲将螃蟹去壳浸入酱油,再撒上豆瓣,淋些白醋,便是人间鲜味。

蔡澜说,“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我们追寻着滋味中的记忆,也回味着滋味中的文化。

北京二环内曾有座红楼酒楼,装修配乐,菜肴甜品均按原著打造,并配有特制的十二金钗酒。

十二瓶酒度数不一,熙凤酒54度,黛玉酒只有38度,那是只有中国人才懂的醇度。

当然也有例外,英国姑娘邓洛普,九十年代末在剑桥毕业后,来到中国。

她本来是去四川调研少数民族史,结果却一头扎进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后来,她写了一本书《鱼翅与花椒》,书里记录下食物背后的中国之味。

四川菜藏着蜀地的体贴,扬州菜带着太平的温暖,湘菜辛辣决绝,一往无前。

数年后,陈晓卿做了《舌尖上的中国》。

他说,做一道菜和写一首诗一样,都藏着中国。

早年间,陈晓卿有台旧诺基亚手机。

他习惯把去过的菜馆存在备忘录里,一度记了4千多条。

记录包含餐馆名称、地址、电话、点菜推荐,都是他一点点打字录入。

江湖传闻,朋友想吃什么,只要告诉陈晓卿地点、口味、偏好,就会迅速收到一条详尽推荐短信。

后来,陈晓卿在黄河上吃鱼,去船尾时,手机落入黄河,消失于浊浪之中。

时代如黄河水奔涌向前,寻味变得简单又复杂。

陈晓卿和蔡澜是好友,在香港,蔡澜推荐曾是金字招牌,各大饭店几乎都有蔡澜和厨师的合影。

陈晓卿爆料,“店里合影,如果蔡澜老师表情是开心笑着的,才证明这家店好吃。”

蔡澜的美食节目播了数十年,但年轻观众已越来越少。一个全民都是美食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年轻一代的美食家,曾迷恋于味道之上的仪式感。

他们去西安永兴坊大碗喝酒,只为拍下帅气摔碗的抖音。店角碎碗已堆积如小山,有时一天能摔两万碗。

他们去哈尔滨打卡胡同烤肉,只因店家用熨斗熨牛排,而且有一道菜名叫“老婆我错了”。

他们还迷恋一种叫“脏脏茶”的奶茶,奶茶上黒下白,适合发朋友圈,但拍照时间只有五分钟,否者就会黑白混淆。

知乎网友总结了网红店的套路:菜量要小,装修要Ins风,店里一定要有猫,店长一定要有故事,态度一定要拽。

然而网红店去得越多,美食家们越怀念真正的味道。

陈晓卿在书中写道:地球上不缺的是钢筋水泥的都市,缺的是人间烟火。

他接受一财网专访时说:

“好饭店越来越少了,吃到难吃的饭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让自己惊艳的机会也在减少,都是中不溜的饭。”

“好饭店越来越少了,吃到难吃的饭机会越来越少,与此同时,让自己惊艳的机会也在减少,都是中不溜的饭。”

全民美食家的时代,寻味者人们不再迷信权威,不再跟风浪潮,人们越来越依赖普通人的真实评价。

2017年,大众点评推出首届必吃榜,从全国766万余家餐厅中选出869家,评选宗旨是“好吃的真理掌握在多数人嘴里”。

评选不设专家评委,不掺杂任何商家意志,只基于大数据,基于6亿用户和2亿余条真实用户评价。

两年后,2019年必吃榜在广州发布,此次全国有1463家必吃餐厅和655道必吃菜上榜,还评出了38条必吃街。餐厅入围率为万分之二。

必吃榜已成新一代美食家的寻味指南,榜单中有许多深藏市井的味道。

2017年上榜商户中,人均60元以下小店占比8%,2019年这个比例变成了18%。

上海“沪西老弄堂面馆”便藏身于必吃榜这18%之中。

面馆老板是个85后,面馆前身是30年前他奶奶的小面摊。

“这家店,是我们80后记忆中的上海味道,我希望10后的孩子们,能在记忆里留下这种味道,等他们慢慢长大,再告诉他们的孩子。”

“这家店,是我们80后记忆中的上海味道,我希望10后的孩子们,能在记忆里留下这种味道,等他们慢慢长大,再告诉他们的孩子。”

面馆藏身一条小弄堂内,店面不足50平米,下雨时,还要拉雨布遮盖。

老客们每日守在桌前,风雨不落。

烟火中的美食,终究还需烟火中人评价。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