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侗族酸鱼还是南宁野的美食谚语?
2024-01-05点击数: 编辑:
一、是侗族酸鱼还是南宁野的美食谚语?
侗族酸鱼是桂北地区且鱼腌制的民间传统食物。如今在柳州融安和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带,仍然保留着腌制酸鱼酸肉传统的。侗族酸鱼腌制方法是将鱼增内脏洗净,撒盐搓揉后置于钵中——两天后,取出晾干,取适量辣椒、甜酒糟、五香粉、姜蒜等佐料放入鱼腹装坛密封,两个月后开坛食用。香、酸、甜味俱全,存放越久其味越佳。 “吃鱼吃肉皮包骨,酸汤泡饭肥鲁鲁。”这是广西南宁一带的侗家谚语,道出了侗家偏爱酸食的习性。
二、侗族的火塘是什么?
“火塘”,多为用天然石块或人工砖石构建的有一定形制的火坑或灶,一般位于室内,多见于部分史前考古遗址。而现代仍然有火塘的存在,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集聚处,火塘还成为本民族生活的一种特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群居生活的中心。
早期文化遗址中留下来的火塘屈指可数,如在周口店、金牛山和龙牙洞等3处遗址发现火塘。在旧石器时代,火塘比较简单,多在地面挖掘浅坑,放入燃料使用,或直接在地面架设火堆,随着时代推移,用岩石或圆木构建的复杂火塘出现,距今约3万年,甚至出现了用红黏土搭建的弧底形火塘。在旧石器时代,火塘也是多功能的,可以烹制食物,处理物料,围坐取暖以及驱逐野兽等。
三、侗族的习俗是什么?
侗族的风俗习惯有很多
月也和拦路歌 “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月也”时间长短由内容决定,参加人数一般是一家一名代表。由寨中有威望的人率领,集体到某友好村寨拜访。甲寨客人快到乙寨时,乙寨众人要到寨口迎接,同时用日常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等,设置重重路障,双方摆开歌阵,对唱拦路歌。主队用歌提问,客队用歌回答,答对一次撤除一个路障。如答错,客队就燃放鞭炮,表示歉意和敬意,主队就尽撤路障,迎客入寨,参加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如演侗戏、唱侗歌、舞龙舞狮、赛芦笙,等等。“月也”结束,主寨又集结队伍欢送客人,送至寨口又唱“拦路歌”,表示挽留。彼此别情依依,表现了同胞之间的团结友爱情谊。
定亲茶 龙胜县侗族婚俗。侗族青年情投意合、互赠信物,确定恋爱关系,送过订亲茶,才正式向社会公开。男方要准备糯米粑粑、米花和酒菜,请舅爷或叔叔送至女家。酒席上,由男方亲人向言方父母介绍男青年的性格、人品等情况,女方家里人也介绍女青年的情况。此后,男女双方都要恪守诺言,不能随意悔婚。
引路郎 替新廊接引新娘的男子。侗家特有婚俗。由家庭四世同堂、人丁兴旺、被本寨乡亲公认为最幸运的人担任。婚期前一天,引路郎带上一应礼品前往女家。睡到鸡叫头遍,寨上姑娘把嫁娘闹醒,起来打粉肠油茶,姑娘们吃饱喝足,才放新娘出门。引路郎要机智灵敏,能说会道,不怕诘难。姑娘们越闹得欢,越证明新娘最合群,新娘的亲属就越高兴。喝粉肠油茶,寓意新娘出家,姐妹们牵肠挂肚,心连着心。
打油茶 侗族饮食习俗。桂北其他各族也有。用茶叶、包谷或糯米炒香、熬煮取汁与糍杷、黄豆、花生等配制而成。吃时加姜丝、葱花、胡椒粉、鱼腥草等佐料。还有打虾米、鱼崽、粉肠、猪肝、瘦肉等荤油茶的。“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家的规矩。打油茶时,主、客围坐火塘,主妇负责烹调、送茶。第一碗必须端给贵客或长辈。主人说声请,客人方可饮用。连喝4碗,是表示对主人的最大尊敬。农历九月十五日,侗族青年走寨时,更兴喝油茶,要连喝15碗,边喝边对歌。油茶能提神、祛风湿、防治感冒、增进食欲,有很好的保健、医疗作用。
花炮节 侗族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一项竞技性体育活动。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传说来源于100多年前的一次款会活动。当时为使款会增加排列气氛,放了三声铁炮。一声炮响,绑着红布条的铁环冲上云天,铁环落下时人们竞相争论,得到的就是第一。依次有第二、第三。现在以村寨为单位组织抢炮队,各队抬着炮具、奖品、礼物在圩镇游行一周,再依次进入炮场。仍放三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司炮员点燃土炮,铁环冲上高空,队员们紧盯铁环,纵跃抢接,到手后即传给队友或机敏地越过围抢人群,冲出圈外,就算胜利。如此再三。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篝火处处,唱侗戏的,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
送春牛 侗族传统习俗,时在农历立春日。这天,家家修整、打归牛栏,用嫩草、糯米酒饭喂牛。晚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纸,做成牛头,用灰布缀以棉绒做牛身,上挂一朵大红花。2人提着书有立春二字的大灯笼引路,2人合舞春牛,紧随后面是一群桃担荷锄的青壮年,边走边表演各种耕耘动作,如驱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虫等,舞姿简朴粗犷,很有生活气息。
换灯带 侗家婚俗。新娘出嫁前夕,鸡叫第3遍,引路郎将新郎家的灯笼挂在新娘房门上,连催3次,新娘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门。随引路郎上路前,新娘剪下灯笼的草绳,掏出早已编好的花丝带系上,表示她的心和新郎已经相连。青少年,在这天集体祭扫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坟墓,缅怀先辈业绩,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举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城市人们喜欢趁此良辰佳日,远足踏青,尤其爱上尧山,赏花,登攀,或进行野餐。清明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粉蒸肉等
四、侗族是什么之乡?
侗族是文化典范之乡。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
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民族差异感强的独特的侗族文化。
五、侗族信仰的是什么教?
侗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多神,无论是山川河流、古树巨石、桥梁、水井等,都视为有神灵之物,都是崇拜的对象。
侗族人相信灵魂不死,有浓厚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生活中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侗族群众信仰多神,有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其他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
六、侗族的风容是什么?
侗族妇女的衣裤大多为黑色或蓝色布料制成,服装的裁剪与缝制均出自妇女们自己的双手。上衣无领,衣襟、袖口、衣脚处镶有花边,此花边有宽有窄、有长有短不等,系一条由多种颜色组成的杂色彩带,亦根据妇女各自的喜爱而镶之,扣为布扣或以布条作系,服装全身无花纹图案,全为素色;下身全为青一色的百褶群、群脚亦同上衣一样镶上花边,此花边和上衣襟的花边相似,有自织的侗锦,也有在集市上买的工艺绣品,在过去基本以侗锦镶之,侗锦织得非常精致,相当别致。侗族妇女穿上此服则显得特别的灵秀。
其银制饰品主要以头饰、颈圈、手镯、耳环为主,这是她们最为讲究的饰件,在这些银饰中,银头罩和颈圈的制作工艺特别精细,大多数妇女都必须备有一套,有的备有一至两套。银头罩的正面图案极其丰富多彩,有花卉条纹图案,也有动物图案,而最为精致的则正中的双龙枪宝图案,这是娇媚中藏有慨然雄壮的气魄;银头罩下方,有一束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异常耀眼非常的银条,这银条镶于罩下边缘,当妇女们在扭动那健美的身姿时,银条便会动荡起来,给静止的头罩增添以生龙活虎的动感,这样,整体的头罩都给人一种朴实而不华丽,光彩照人而不金迷纸醉的意想。
有一圈银链套在脖子上,故称之为颈圈,颈圈上的花纹是同样的丰富多彩,各种不同的图案镶在圈上,显得相得益彰,更衬托出颈圈的美感;而更引人注目的则是颈圈上吊有的十来个银块,这银块不管是从形状样式,还是从搭配上,都是那么无可挑剔,其图案一块不同一块,有兽形,花卉,飞禽、几何等图,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七、侗族的特殊节日是什么?
侗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节日:为也节、甜藤粑节、乌饭节、芦笙节、苦酒节、过香节、侗年、姑婆节等。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还有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八、侗族的民歌形式是什么?
侗歌历史久长,其音乐大体可分为南部侗族民歌和北侗族民歌。南部侗族民歌多有乐器伴奏,常见乐器有琵琶、牛腿琴、侗笛、芦笙等。而北部侗族民歌则多不用乐器伴奏,偶尔用木叶吹奏伴唱。侗族民歌按形式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广场歌”、“叙事歌”、“酒会歌”和“拦路歌”等六种。
九、侗族的族花是什么?
吉祥花是侗族族花,是侗族的一种寓意幸福平安的吉祥信物。在侗族地区,每当鼓楼、风雨桥或者吊脚木楼落成时,勤劳善良的侗家人都会亲手制作吉祥花挂在横梁上,寓意着侗寨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祈祷来年生活幸福安康。
吉祥花用彩线缠绕而成,根据不同的绕线方式,呈现不同的图案花纹。侗族地区吉祥花多用红色、粉色、紫色、绿色等鲜艳的颜色,体现着侗乡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十、侗族住的房屋是什么?
侗族多居于“干栏”楼房,一般一幢三间两层楼,左右连“偏厦”,也有三层楼的,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禽畜。
楼上住人,前半部为廊,宽二、三米,为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走廊里边正间为堂屋,设神龛,左右侧为火塘,上面有烘烤禾谷的吊炕,这是取暖、煮饭的地方。
卧室设于两侧偏厦或第三层楼上,顶楼存积粮食、糯禾多挂在上面,有的在寨边建立禾晾,便于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