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濠古城的由来?
2024-08-20点击数: 编辑:
2006年12月,中央电视台CCTV-4《走遍中国》摄制组来到濠江区达濠古镇,拍摄电视专题片《走进汕头·达濠古城探秘》,专题片用40分钟的长度介绍了这个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袖珍城——达濠古城。专题片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极大的关注,很多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探访古城。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古城为什么要建这么小?能发挥御敌的作用吗?关于建古城的民间传说有依据吗?为了还古城历史真实的面目,需要把相关的历史资料作一个系统的介绍。
建设达濠城的历史背景
关于达濠城,《潮阳县志》(光绪甲申本)载:“国朝康熙五十六年奉旨建达濠城,城在县东30里招收都,周围142丈,高1丈5尺。”招收都指的是古代达濠、马等地域的行政建制,与相邻的砂浦都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濠江区全境。建达濠城的同时,还在达濠岛岸线上建有炮台三座,分别是:“广澳炮台,在县东50里;蓬澳炮台,在县东60里;河渡炮台,在县东50里。”在此之前,达濠岛已建有磊石汛营、石汛营、狗母涵汛营、沙浦汛营、弓鞋石炮台等设施,总兵员达417名,建制为“水师达濠守备营”,隶属南澳总兵府。
如此密集的海防设施用来抵御什么样的海上军事力量呢?有一个说法是为了对付台湾的郑氏集团,实际上是错误的。
达濠岛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正好扼住韩、练、榕三江的出海口,与大陆紧邻相隔一条窄窄的海峡,称为濠江。濠江通向南海的岬口叫“门嘴”,是进入大潮汕的水上门户,岛上丘陵逶迤,植被丰茂,渔、农、盐饶熟。所以,达濠岛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北宋以来,历朝历代均构筑了大量海防设施。这一战略要地,当然也是盗匪、海寇觊觎之地。明、清之际,海盗常常勾结倭寇侵掠东南沿海村镇,甚至县城(比如林道乾、张礼等海盗),百姓苦不堪言。达濠岛处战略要冲,寇祸尤甚。在下尾寨就曾经发生过贼人杀人取血造船这一令人发指的骇怖事件。
明清交替之际,郑成功军事集团拥台澎及东南沿海以抗清,为击败郑氏集团,康熙元年,清朝实行“迁界”政策,即沿海居民全部内迁百里,把沿海变成无人区,以断绝郑军的给养。达濠人邱辉聚众反“斥地”,踞濠抗清,后归附郑氏,曾受郑氏命于达濠设“大明潮州府”。康熙十九年,邱辉在达濠兵败退踞台澎,达濠方收归界内,正式列入清政府版图。康熙二十年,设“达濠营守备署”。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攻克台湾,完成一统,从以上史实可知,建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的达濠城及其他海防设施和对付台湾郑氏集团毫无关系,目的在于抵御海盗倭寇,保境安民。
建城的史实和与此相关的一个民间传说
考诸史籍,没有更多关于建造达濠城的记载,但民间传说中却丰富鲜活得多:为加强海防,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求在达濠岛建城卫以抵御敌寇。朝廷遂下旨着南澳总兵府负责建城事宜,任务着落到一位称为“许公”的地方官身上。按当时的城防规划,是将聚居人口较为集中的赤港、青林、达埠(均有寨,俗称“三乡”)三个村围在城内,这样的话,要建一个很大的城(起码都要四五平方公里)。许公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发现了两个大问题:一是达濠以渔盐业为生,依潮汐流水生产作息,城建成后,城门开关有制,必定给民众带来极大不便;二是达濠民众生活困苦,大兴土木建一大城实在是劳民伤财。许公便想出一个应对的办法:在海边建一个袖珍小城应付应付,花费不多,又可向朝廷交差,然后把结余下来的建城经费用于修筑防潮海堤和避风港,造福民众。
但结局是:许公因违旨而畏罪吞金自杀,达濠百姓感念其恩德,自愿集资建“许公生祠”于城前,永世祭祀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