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美食 > 正文

有哪些关于美食的好书推荐?

2021-06-22点击数: 编辑:admin

一、梁实秋《雅舍谈吃》

我最早看到此书,是在1989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的《梁实秋散文》第四集中,当时惊为秘笈,原来还有人这么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地谈吃,原来在我们的日常吃食之外还有这么多精致菜肴值得谈论!直看得人口舌生津、食指大动,马上对比出现今饮食的粗鄙来。梁先生见闻广、文笔好,谈起吃来格外勾起故国之思,旧京的种种名吃一下子涌上心头、写在笔头,直可下酒。

二、周作人《知堂谈吃》

谈吃,贯穿在知堂一生的文章中,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谈吃;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亦谈吃。吃,是慰藉,是故乡风俗,也是儿时记忆。知堂这类文字,每篇往往就五六百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三、汪曾祺编《知味集》

新时期作家谈吃,肇始于汪曾祺所编的《知味集》,“八方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他遍邀各方作家大谈吃喝经,以及吃喝里面的人生际遇,让我读得津津有味。

以上这三本书几乎同时出现,同时激发了我们的味蕾,宽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回到饮食、回到本源,从一饮一啄中发现人生居然如此美好。

四、赵珩《老饕漫笔》

赵先生自称“老饕”,盖因其家是京城世家,见识广博,此书副题是“近五十年饮馔摭忆”,只有老资格才写得出。读完此书的第一印象是“吃得广”,赵先生竟能发现江南最好吃的蟹黄汤包不在苏州,而在江苏靖江市教育局职工食堂,此亦为一绝也。

五、逯耀东《肚大能容》

逯先生的本行是研究历史,在大学里还开了“中国饮食史”、“饮食与文化”课程。为探访美食佳肴,竟有数十次大陆之行,尤对苏州情有独钟。故国神游,他常感慨美食的衰落。

六、唐鲁孙《天下味》

唐鲁孙是满族的老北京人,他自称“馋人”,他那十一本谈饮食、谈掌故的著作无不弥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老先生肚子里掌故多,见着什么东西都能扯出一堆前朝轶事来,让人感叹“吃的就是文化”。

七、车辐《川菜杂谈》

车老先生人称“饮食菩萨”,曾从张大千、李劼人先生游。他在成都大小饭店从老板到跑堂都熟识,到饭店点菜从来都是可以回锅再烧的,如豆瓣鲫鱼只剩下骨头了,还能加豆腐和青菜回锅,又是满满一盘。他不但懂吃,还会做,所以他这本书拿来就能培训厨师。

八、唐振常《颐之时》

唐振常自称“五十年前就跟着车辐在成都觅食”,吃不起大馆子,就在小店和摊头寻找佳肴。他的文章特点是指点江山、粪土当年,批评起饭馆来不留情面,且能从日常饮食中挖掘出文化深意。

九、陆文夫《美食家》

虽是一部小说,却勾勒了姑苏美食的变迁。昔日讲究吃喝的资本家朱自冶,为了吃上朱鸿兴的头汤面,不惜早睡早起,“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成了他的生活方式。在解放后因为无处可吃而变得蔫头耷脸,为满足口腹之欲不惜娶昔日政客的姨太太,那顿“孔碧霞宴”也成了灰黯光景中唯一的亮色。改革开放后,朱自冶重新吃香,能吃会吃也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这里面不仅有市井、有美食,更有人情世故、社会变迁,以及一个个鲜活荒诞的故事。

十、周绍良《馂余杂记》

周先生写饮食、记交游,钩稽出各式北京小吃的渊源与做法,能准确记出是哪家做得好、哪位师傅手艺高。书中记述的王世襄先生拿豆汁用羊尾油熬制麻豆腐,至今仍是绝唱。

十一、林文月《饮膳札记》

林文月教授从台静农游,她爱请客,而且菜肴宴飨都要亲自操作。在别人的菜谱之上,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稍作取舍,就成了一桌丰盛的“林氏筵席”。此书所记,正是她的操作心得。

十二、梁文道《味觉现象学》

香港饮食的风华绝代造就了梁文道的味觉。所以,梁文道谈吃的文字在大陆汇成三册,我嫌芜杂,而独爱这本香港上书局出版的《味觉现象学》。这本书与其说是饮食札记,毋宁说是一本政治、哲学、经济学甚至人类学札记,是一本变换角度谈饮食的著作。

十三、王稼句《姑苏食话》

王稼句致力于乡邦文献久矣,这本书是他从饮食角度勾稽史料的又一贡献。他把历史上苏州的物产、时令、风味、小食、船菜等一一还原,层面宏博而条理清晰。了解过往,才知道今夕何物珍贵,也才能吃到点子上。

标签: 美食推荐文章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

相关文章